加密货币:“监管沙盒”支持新加坡科技创新 区块链金融迅猛发展

新华财经新加坡11月28日电(记者李晓渝)新加坡以开放的态度应对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了支持金融科技企业的创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采用了“监管沙盒”制度。

所谓监管沙盒,指的是新加坡金管局在限定的业务范围内,简化金融科技市场准入标准与门槛,在确保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机构将各种金融科技创新业务迅速落地,随后根据这些业务的运营情况,决定是否推广。这种方式能够让金融科技企业在相对宽松的环境进行业务创新。

但是,这项监管制度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支持性的政策。事实上,很多新加坡金融科技企业不会进入沙盒,新加坡金管局也不会强制它们进入沙盒。

新加坡金管局局长孟文能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接受中国记者群访时说,对于金融科技,新加坡需要进行非常有智慧的监管,允许创新,鼓励创新,但同时要管控风险。

美货币监理署代理署长:美国应为加密货币划定一个“监管范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代理署长Michael Hsu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希望美国官方携手努力,为加密货币划定一个「监管范围」。他表示加密货币监管需要各监管机构的广泛协调,目前各机构也都很愿意在很多方面携手合作。由货币监理署、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组成的跨部门加密货币监管“冲刺”团队已于本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Michael Hsu说这个团队的目标不是制定政策,而是为监管机构提供想法,目的是跟上加密货币的增长步伐。Michael Hsu表示:这个小组规模很小,层级很高。因为现在重要的是快速行动起来,规模太大会影响速度。(金融时报)[2021/5/31 22:57:36]

沙盒就是这种监管理念的一个体现。孟文能表示,对于进入沙盒的金融科技企业,新加坡金管局将减少对它们的一些监管要求,比如它们在资金、流动性、履历上不需要完全符合规定,以此支持它们在沙盒内进行技术实验。但他同时指出,新加坡金管局是不会降低对沙盒内企业在反等方面的要求的,这点“不会妥协”。

北京首批“监管沙盒”入围项目已陆续投产:3月底,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近期已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期创新应用项目征集工作。目前,首批“监管沙盒”入围项目已经陆续正式投产,并陆续开始运营,中国工商银行“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正是其中之一。 工行金融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应用,是依托于金融同业首个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平台,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国家可信区块链评测的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研发,确保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的安全可靠,防止数据被篡改或被非授权方获取,同时应用防篡改NFC芯片技术,确保溯源介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性高。(中国经营报)[2020/4/11]

孟文能表示,金融科技企业在沙盒中可以测试它们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从沙盒中“毕业”后,它们要继续发展或者扩大业务,就必须符合所有的规定,满足包括在进入沙盒时被减去的要求在内的所有监管要求,并获得执照。而金融科技企业是不能够永远在沙盒中的,如果在沙盒测试结束后它们没能满足所有监管要求,那么就说明它们“失败了”。

俄罗斯将创建“监管沙箱”使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合法化:俄罗斯将创建“监管沙箱”,在此框架内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将被合法化。“沙箱”将由俄罗斯银行监管,相应的法案已由经济发展部提交给国家。(Bitnovosti)[2020/3/24]

他说,新加坡金管局大约在三年前推出了沙盒,目前已经为250多家公司提供了指导。不少企业来找新加坡金管局,希望把它们的解决方案放到沙盒中测试,但在沟通之后,这些企业意识到其实它们可以直接去发展业务,因为它们的业务活动不在监管范围之内。孟文能说,这些沟通交流带来了很好的结果,能让金融科技企业清楚新加坡金管局的监管范围。

简单来说,真正需要加入沙盒的金融科技企业是它们的业务活动的确在新加坡金管局的监管范围内,或者说新加坡有相关法律规定涉及到了它们的业务活动。但是,这些企业在某些方面暂时无法达到相关法律规定对它们的要求,因此无法在新加坡开展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金管局在经过与申请企业的商讨后,可以在资金、流动性、履历等方面放松要求,但是不会在反、反资助恐怖主义等方面做出任何妥协,而且还会对申请企业测试的业务设定界限,比如沙盒内测试的业务有客户数量上限,企业必须向客户完全披露该项业务是实验项目。通过这些方式,新加坡金管局能保证万一实验出了问题,不会造成过大规模的破坏,同时也为解决可能出现的争端做好了准备。

动态 | 巴西金融监管部门发布联合声明:实施“监管沙盒”机制以回应DLT、区块链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据中国金融信息网消息,6月13日,巴西经济部特别金融秘书处、巴西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国家私营保险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巴西将实施“监管沙盒”机制。这一举措是监管部门对金融、保险领域技术发展转型的回应。由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使用,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提供了更高质量和更广范围的产品和服务。联合声明表示,这种情况给监管机构带来了挑战,要求监管机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灵活性,使其法规适应技术变革和不断创新。[2019/6/14]

孟文能以第一个从新加坡金管局监管沙盒“毕业”的金融科技企业PolicyPal为例,解释了沙盒的运作。他说,沙盒机制是用来控制风险,管理风险,但允许实验进行的。以PolicyPal为例,新加坡很多人都有多张保险保单,但在一段时间后,人们可能忘记了每张保单是用来做什么的。PolicyPal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客户可以用手机应用程序来扫描保单,然后PolicyPal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提取保单上的保险计划细节,接着用人工智能技术整理细节信息并进行评估。

美国监管者呼吁填补加密货币“监管真空”: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一位高级监管者表示,美国财政部需要加大力度填补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真空”。加密货币的爆炸式增长——尽管近几个月有所下降,但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的总价值已超过3540亿美元——已经吸引了监管机构的兴趣,它们必须在不扼杀新技术与清除欺诈风险之间取得平衡。[2018/3/16]

孟文能说,这项业务是对新加坡公众有益的新事物,但是PolicyPal却没能满足所有监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金管局将PolicyPal纳入沙盒,要求该公司只能对一定数量以内的客户提供服务,必须对业务向客户做完全披露,而且要为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经过6个月的实验,PolicyPal从沙盒中顺利“毕业”,证明其技术是有效的、安全的。而在毕业之后,PolicyPal也满足了所有的监管要求,获得了完全的许可证,可以将它的服务提供给更多的客户。但孟文能说,如果离开沙盒后,PolicyPal违反了某些监管规定,那么它们也会同样受到处罚。

新加坡金管局副首席金融科技官冯世坚(Damien Pang)告诉记者,对于包括区块链企业在内的金融科技企业来说,新加坡金管局的监管沙盒主要是一个支持性的政策。沙盒内的金融科技企业被要求定期向新加坡金管局作进度报告,沙盒测试结束后提交终期报告。新加坡金管局则根据这些报告对政策规定进行调整,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企业在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召集各个相关方进行研讨,设法提出解决方案。

他向记者举了某家来自美国保险公司的例子。这家公司进入了新加坡金管局的沙盒,对其新型人寿保险业务进行测试。在它的业务流程中,新加坡医生开具的电子化诊断证明,作为保险相关材料,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系统中传输。但是,这家公司在测试中发现,新加坡医生给出的电子化诊断证明报告缺乏规范性,互相不统一,难以全部识别,没有办法进入标准化的流程。这家公司在报告中向新加坡金管局说明了这项问题后,新加坡金管局召集了业务链条上的相关企业机构,共同研讨如何规范化电子诊断证明的书写。这种沙盒内企业和新加坡金管局之间的互动给金融科技创新带来了很大帮助。

今年8月,新加坡金管局推出了快捷沙盒(sandbox express),能让企业更快捷地测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据当地媒体报道,合格的快捷沙盒申请者可在21天内开始测试风险较低,或较容易理解的业务活动。初始阶段,保险经纪行业、汇款行业的企业,以及获认证的市场运营商可以申请参加快捷沙盒。进入快捷沙盒的金融科技实验可持续最多九个月。这项新政策旨在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更多时间来克服业务和技术挑战,并让新加坡金管局应对潜在的监管挑战。在运作快捷沙盒的同时,2016年推出的监管沙盒继续向商业模式较复杂的金融科技企业开放。

孟文能告诉记者,快捷沙盒是预设好的沙盒,适用于那些不需要进行太多额外定制的业务活动。此前,新加坡金管局必须先了解申请者的技术,再为每个申请者设定单独的沙盒规则,这需要的时间太长。为了缩短企业开展业务实验的时间,新加坡金管局推出了预设好条件的快捷沙盒,申请者只要满足预设的条件就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沙盒进行测试,这就节省了大量时间。

区块链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新加坡金管局在结算便利化、现金交易、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会推出更多扶持和监管措施,让整个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运作更加流畅、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1:2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