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进入2021年,以DEFI为代表性的去中心化应用持续繁荣,但与以往集中在以太坊上不同,BSC、HECO等兼容EVM的公链也承载着大量的应用、用户和资金。诸多公链犹如一块块被大洋分隔的大陆,跨链可以将这些大陆连接起来,形成更大规模的数字经济体。
二、项目愿景
我们设想一个区块链网络上的资产,不管资产何时创建,不管资产是何种类,任何人都能在任何时间将其从一个区块链网络上跨至另一个区块链网络,哪怕他是第一个跨链转移这个资产的人。如同区块链的成功离不开去中心化带来的无需许可和抗审查的开放特性,一个真正开放而又安全高效的去中心化跨链方案的实现,也将带来跨链应用场景的大爆发。
摩根大通:美联储下周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不到三分之一:金色财经报道,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表示,美联储官员下周开会时不太可能将利率提高100个基点。他在周三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称,提高100个基点的可能性低于三分之一,“优秀的司机不会在接近目的地时加快速度”。
Feroli表示,上调100个基点意味着美联储基准利率见顶的位置会比5%还高,“我们对此表示怀疑”。他还警告说,现在加大货币政策刹车力度可能加强对美联储在2023年降息的押注。这将使美联储通过放宽金融条件来应对价格压力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彭博社)[2022/9/15 6:57:03]
三、项目使命
Visa研究:三分之一的新加坡中小企业计划接受包括BNPL和加密货币在内的数字支付:2月10日消息,根据Visa商业研究报告,新加坡94%的中小企业(SMB)将在2022年接受某种形式的数字支付,如电子钱包应用程序(59%)、移动非接触式支付(58%)和非接触式卡(43%)。此外,三分之一的企业还计划通过先买后付(BNPL)解决方案和加密货币接受支付。
据悉,57%的新加坡人预计在2022年将更多地使用数字支付。而年轻一代正在推动这一转变--千禧一代(66%)和Z世代(47%)比婴儿潮一代(41%)更有可能增加他们对数字支付的使用。(The Fintech Times)[2022/2/10 9:42:57]
AssetLink致力于创造一个任意数字资产可以无限制流通的区块链世界。
动态 | 三分之一的墨西哥企业将允许加密货币付款:据cryptonews消息,根据一项新研究,超过三分之一的墨西哥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新系统,该系统很快就会允许他们接受加密货币的付款。普华永道墨西哥报告称,作为该公司2018年更大的全球信息安全状况调查的一部分,它发现其调查的墨西哥公司中有38%表示他们希望开始使用加密货币作为一种付款方式。与此同时,33%的公司表示他们已经开发或采用了允许他们处理加密货币交易的薪酬平台。[2018/11/15]
数字货币强大的去中心化属性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广泛分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将数字资产转移到任何一个账户,并且不依赖于任何中间方。AssetLink开放式的跨链可以让用户自主选择任意链上资产进行跨链,不像大多数跨链网络受限于少数网络支持的资产种类。
四、解决方案
Assetlink1.0版本通过使用预言机,实现兼容EVM不同公链之间的资产跨链划转,可以将账户在A公链上的任意资产转移至B公链上。兼容EVM的公链账户由同一私钥生成,且跨链转账的所有信息均公开记录在区块链上,包括账户地址、代币种类、代币数量等信息,因此区块链上可以为转账业务提供公开、完备、可验证的数据源,结合去中心化预言机即可完成跨链资产转移。
AssetLink借鉴Chainlink预言机原理,并深度定制开发打造一个适用于资产跨链的预言机网络市场。已有Chainlink节点可以通过简单配置即可执行资产跨链任务和获取任务相关激励。AssetLink作为Token桥跨链解决方案的工作方式为:
用户将Token锁定在以太坊上;以太坊智能合约发布此锁定日志;AssetLink监视日志并通知HPB上的智能合约,向用户铸造相应的Token。
在此过程中,智能合约事件日志将成为事实的来源,以查看是否确实发生了某些链间的资产转移。针对此跨链方案,我们以MyTradeDEX为例,下图具体演示了如何利用AssetLink预言机实现HPB和ETH间的资产转移。
MyTrade上基于AssetLink的资产跨链
五、方案优势
支持接入链的任意资产跨链,无需许可;
开发人员无需许可即可构建自定义的跨链应用;
专为资产跨链设计的共识方案,安全高效;
资产跨链的确认速度快,延时低;
跨链网络搭建成本低,节点部署门槛低。
六、未来规划
第一阶段:ETH和HPB主网之间测试版本搭建;
第二阶段:ETH主网和HPB主网之间1.0正式版本上线;
第三阶段:支持ETH主网、HPB主网、Hceo主网、BSC主网多链互转;
第四阶段:上线2.0版本,资产跨链专用共识方案,推出跨链治理代币;
第五阶段:支持原生资产跨链。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