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zephyr
原文来源:Mirror
最近读过的最好的一篇关于web3的批评文章是这篇:
Myfirstimpressionsofweb3
目前还没有看到中文社交媒体有人谈到这篇文章,简单整理一下。
作者Moxie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他像每个初尝NFT的人一样自己做了一个图片,mint成NFT放在opensea上卖。但他注意到NFT本身对这个图片并没有任何核查,本质上来说只是存储了一个指向图片地址的链接,所以他就特地把这个图片的服务器设置为对不同的ip展现出不同的样子,你在opensea上看到的和你买来以后自己看到的会是两张不同的图,opensea上显示的是一个炫酷的数字艺术图片,你买到之后显示的是一坨屎。
英国财政委员会收集关于加密货币风险和机遇的公众意见:7月13日消息,英国财政部已开始收集有关加密货币风险和机遇的公众意见。财政委员会正在就加密货币作为法定替代品的潜力、加密货币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以及政府和监管机构是否准备好抓住加密货币带来的机遇征求意见。意见提交截止时间为9月12日(当地时间)。
英国政府此前宣布,将在 8 月底前收集行业对 DeFi 税的意见。(CoinDesk)[2022/7/14 2:11:34]
(他的出发点并不是人,他只是在验证这种情况是可以做到的。是的IPFS之类的服务可以避免这一点,但没有人强制你用IPFS来做NFT。
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印度分发了一份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文件: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印度分发了一份关于加密货币监管的文件,正在不断修改这份有关加密货币监管的文件。(金十)[2022/2/1 9:26:35]
然后好玩的事情出现了,opensea作为一个中心化的平台很快下架了他的NFT。但这也没关系,既然NFT是基于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他至少自己还拥有这个NFT对吧。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自己的metamask小狐狸钱包里的NFT也消失了。
为什么呢?因为小狐狸钱包并不是直接扫描区块链的,只是扫描opensea的API。所以opensea下架之后,虽然技术上这个NFT还在,但钱包里面就看不到了。小狐狸这样做是因为这样显然最方便,中心化的服务总是更有效率的,而核查区块链上存储的「真相」很昂贵。
中国香港制片公司将推出关于NFT的系列剧:金色财经报道,中国香港制片公司AMM Global将制作名为Crypto Keepers的关于NFT的12集系列剧。该剧将使用NFT发行,并于明年某个时候首播。据报道,这部剧将以加密货币领域的主要人物以及围绕参与创建“下一个类似比特币的数字货币”的人们的个人和职业生活的虚构情节为特色。[2021/7/6 0:29:30]
作者非常深刻地指出:这里的关键并不是opensea「作恶」也不是metamask的懒惰,而是整体上这里体现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从去中心化滑向中心化的趋势:区块链确实是不可篡改的,但没有人真的直接在底层区块链上工作,大家都会自然依赖生态系统里各种现成的工具,而这些工具为了效率上的竞争,自然而然就会趋于中心化。我们作为普通用户明明可以自己在电脑上运行一个以太坊节点,但没有几个人真这么做,我们就只是直接用小狐狸。那小狐狸出于同样的理由也就直接调用opensea的API。
Dogecoin联合创始人Billy Markus出售关于狗狗币的NFT系列收藏品:狗狗币工程师及联合创始人Billy Markus昨日在推特上宣布,将通过不同平台创建3个版本的关于狗狗币的系列NFT收藏品副本,并用于销售。
其中,Rarible平台上将提供420个第一个版本的NFT,目前181个已经以0.08ETH(约205美元)售出;另外,Rarible平台还会有3个第二个版本的NFT,目前已经以0.8 ETH(约2051美元)全部售出;最后,Foundation平台上唯一1个第三个版本的NFT则以1.5ETH(约3800美元)售出。(Decrypt)[2021/6/10 23:27:05]
换句话说,区块链并没有解决通向普通用户的最终界面的中心化问题。web3理论上最终是要让你的父母这样的普通人来用的,如果你的父母发现钱包里什么东西丢了,你去跟他们解释说:啊链上你的东西其实还在,只不过你常用的这些钱包都拒绝显示它了而已,其实没关系。你的父母会接受吗?
作者有两段论述我觉得非常漂亮:
平台的演化总是比协议的演化要快。人们对web2的抱怨是平台总是店大欺客,但web3的基本思想——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协议——并不能真的补偿这一点。最后在竞争中胜出的几乎总是打着web3幌子的web2。
用户是懒惰的,用户并不想要自己跑一个服务器,就像电子邮件时代用户明明人人都可以自己搞电子邮箱服务器但仍然宁可选择把大量隐私直接放在gmail里一样。web3需要做到的是在基础设施很可能中心化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信息的可核查性。
我自己的理解是区块链世界的motto「TrustButVerify」是一个很难对普通人管用的理念。听起来是没问题的,但没有可操作性。web3如果找不到办法冲破这一层挡在nerd和普通人之间的隔膜,最后很可能会变成圈地自high。就像作者在文中说的一样:你可以今天还在说这仍然是早期阶段,有问题也很正常。但如果实践上你是在一直往背道而驰的方向走,那就不能指望早期的问题最终会消失,因为它很可能就直接写在基因里了。
V神刚刚就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很好的回应,我把大意补充在这里。V的原文见他的推。
Moxie指出的问题包含两个论点:中心化的web3服务易用但不可信,而非中心化的底层离用户又太远。V说:这是现状没错,但这不是web3应有的样子。真正的web3世界应该有一个连续的过渡光谱,在最易用的中心化平台和最难用的自己搞一个服务器之间有大量的过渡态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但中间的部分今天是缺失的。
这个缺失是历史遗留问题。区块链世界过于年轻,而人们一开始基于想要做出一些能用的东西出来,那最快的路径当然是通过建立最中心化的服务,人才也是现成的。(这里V说了一句几乎注定会引起批评的话:直到四年前,整个产业都还没什么钱呢。一定会有很多旁观者说:呸。
V的信念是这个缺失的过渡一定会被建立起来,而且正如Moxie的批评所建议的那样,强烈依赖于密码学。
(但我的理解是V的这种信念本质上就和他关于PoS的信念是一回事。所以本身就肯定很有争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