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HaveweenteredanNFTbearmarket?Andif『yes,』whatcanwedoaboutit?》
原文作者:Mr.Fox
原文编译:Kxp,律动BlockBeats
编者语:不久前的市场大跌中,一向与加密二级市场割裂的NFT二级市场也出现了剧烈波动,以无聊猿、Azuki为首的主流NFT均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再加上PFP热度下降,市场许久没有出现能让玩家蜂拥的项目,「NFT进入熊市」的观点开始漫延。在RealVision的这封邮件中,这家宏观机构分享了自己对当下NFT市场的看法,律动BlockBeats将其翻译如下,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我们是否已经进入了NFT熊市?如果是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下图是DuneAnalytics上过去几个月的NFT交易量快照:
自2月中旬以来,NFT销量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这与2月24日开始的战争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当时的销量反而有所增长。
TreasureDAO宣布将全面审查代码,修复漏洞后重新部署NFT交易市场:3月3日,TreasureDAO 团队在其 Discord 发布公告称,Treasure NFT 交易市场现已冻结交易,团队现在正全面审查代码,并着手修复漏洞,待确定漏洞完全修复后,会重新部署交易市场上线。
针对受到损失的用户,团队正在研究补偿多种方案,将由社区投票决定最终方案。
此前报道,Treasure NFT 交易市场发现漏洞,攻击者可以以 0 MAGIC 价格购买上架的 NFT。[2022/3/3 13:34:28]
在过去的一周当中,几大主流NFT,包括BoredApeYachtClub、CloneX、Doodles、Azuki、NFTWorlds、WorldofWomen和CoolCats,地板价都出现了20-35%的下跌。
所以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本次熊市呢?
猜测一:过分夸大的税收损失收缴释放了压力
与21年12月相比,22年1月起NFT成交量呈现大幅回升趋势。很多人认为,此次成交量大增主要是因为税收损失收缴所造成的卖方压力得到了缓解。
X World Games预计第四季度推出NFT卡牌游戏Dream Card 2.0:9月10日消息,去中心化虚拟游戏元世界X World Games宣布预计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NFT旗下NFT卡牌游戏DreamCard2.0,新增Avatar玩家自定义头像、武器NFT和组合远征等全新玩法。团队表示,截止9月10日,其发布的第一款NFT卡牌游戏DreamCard游戏注册总用户突破80万,30日平均日活用户(DAU)超5万人次,单日游戏内PvP对战次数高达150万次。[2021/9/10 23:15:42]
理论上来看,NFT市场参与者希望平仓掉自己的亏损项目,以便在下一年度报告中享受到税收优惠。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2021年第四季度后期的市场萧条,虽然各类市场活动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价格却遭遇了寒流。
进入2022年以后,卖方压力得到缓解,NFT市场整体开始回升。
但是,人们究竟是因为自己已经不再担心税收问题,还是怕别人会不考虑税收而恢复购买,才去再次购入NFT的呢?
NFT交易平台Treasureland将于今日17点至20点进行系统维护升级:NFT交易平台Treasureland将于UTC时间5月20日9点至12点(北京时间17点至20点)进行系统维护升级。在此期间,所有服务将暂时无法使用。[2021/5/20 22:25:32]
虽然我们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这个可能也能给我们文章一开始的疑问带来一些启发,即如果我们处于熊市的话,原因是什么?
我想,答案可能是,1月份的NFT交易量增长并不是一次持续性的上涨,而只是一次暂时性的波峰罢了。
因此,也许NFT市场并没有遭遇熊市,只是在经历了一段上升期之后回归了常态而已。
猜测二:市场顶点可能已经到来
相较于上一种猜测,这个理论对NFT市场持的是消极态度。
但凡你了解过新兴技术,你就肯定在NFT价格下跌时看见过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展示的是由Gartner公司创建的新兴技术成熟度周期曲线,这张2021年版的图表中还新加入了NFT和去中心化身份。该周期一般用来展示新兴技术的使用情况。虽然有些人经常使用这个图表来预测市场趋势,但我不会就此作出结论。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探讨的是NFT市场在经历了一年的上升期后已经到达顶点的可能性。
USDC Treasury在以太坊网络增发约1919.5万枚USDC:金色财经报道,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9月2日05:06,USDC Treasury在以太坊网络上增发19195008枚USDC。增发哈希为:0xf9fee6c3a1a729714e2b07751b23aca0cddefbbef0415b01f0dcade449b94125。[2020/9/2]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张图表的前两个阶段,以及它们在NFT市场中分别意味着什么。
A.科技诞生的促动期——数字身份和主流效用
有些人认为,早在2021年1月,随着NBATopShot的普及,NFT的牛市就已经开始了。
有人靠NBATopShot上赚了很多钱,但当DapperLabs决定不断增加「Moments」的供应时,价格就出现了严重的下跌。对于最大的持有者来说,该资产价值较其投资组合的历史最高点下降了75%以上。
不幸的是,那些较小规模的NBATopShot持有者则选择退出了NFT市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钱投资其他NFT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信心受挫,不想在NFT市场上继续发展了。
动态 | Wyre宣布与Blockstream达成合作:金色财经报道,区块链支付公司Wyre官方宣布,已与Blockstream合作,成为Liquid Network在美国的首个法币入口。[2020/2/12]
那些持有较多NBATopShot的人虽然也蒙受了一定损失,但他们已经赚够继续投资其他NFT的钱了。这些人将目光转移到了其他NFT项目上,比如CryptoPunks和后来的BoredApes。
于是下面我们将探讨NFT技术成熟度周期第一阶段的第二部分。如果说TopShot是第一个主流用例,那么无聊猿游艇俱乐部就是第一个使用NFT作为社区成员建议数字身份的项目。
无聊猿的大火主要归功于下面这两件事情:
1.正如我们刚刚提到的,该俱乐部是第一个让NFT这种艺术作品不仅可以用作匿名数字身份,还能成为俱乐部会员的NFT项目。所以说,虽然无聊猿在很多人眼里确实非常酷炫,但其实它所带来的专属特权才是人们喜欢它的真正原因。
2.元宇宙知识的普及让人们更加相信无聊猿能够成为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样貌,从而进一步带动了该市场。
很快,这种说法变成了:「未来将有10亿人在元宇宙中度过他们的一天,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一个NFT数字头像。所以说,谁能尽快推出一个好的NFT项目,谁就能在未来身价暴涨。」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去年夏天NFT市场涌现出了大量卡通动物形象和个人资料图片,但显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为何价格在这之后变得那么高昂。
唯一的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元宇宙平台能够给我们带来与预期相符的元宇宙体验。
考虑到这一点,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在元宇宙真正搭建好之前,去年兴起的这些数字头像应该继续保持在这样的价格水平吗?而要想建立一个功能完备的元宇宙的话,至少需要花费6到7年的时间。
于是我们便进入了技术成熟度周期的第二阶段。
B.过高期望的峰值——价格过高
人们越期待自己的NFT能在元宇宙世界中大展拳脚,这种期待就越可能被无限放大,最终变得不切实际。除了市场价格之外,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人们会为在元宇宙中穿戴无聊猿花费多少钱。
但如果人们还不能在元宇宙中穿戴无聊猿的话,会发生什么?答案是:人们会进行臆想和猜测。
因此,价格有可能达到过高的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NFT和数字头像在技术成熟度周期中的位置,相信你也对NFT处于熊市的原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猜测三:NFT市场缺少技术创新
关于本次NFT交易回落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理论是,自牛市开始以来,NFT市场一直缺乏技术创新。
NFT市场在底层区块链技术方面并无太大进展,其发展前景也因此受限。而且,这也就是什么为什么很多NFT都给人一种重复的感觉。在过去的一年当中,NFT市场仅仅经历了几次技术创新。
最近一次创新要归功于Azuki,它引入了一个新的代币标准,大大降低了NFT在铸币过程中产生的gas费用。
除了个人资料页图片以外,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所有的NFT。数字艺术品一直没能利用好NFT的认证和溯源功能,音乐NFT在过去一年当中没有取得任何实际进展。更糟糕的是,NFT在其他领域也并没有什么应用前景。
在技术创新匮乏的时期,新的创意就很难得到迭代发展,而NFT市场的低迷可能也是促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我们目前在NFT市场上看到的最有可能的三种理论,而出现本次下滑的实际原因可能是这三者的组合。
因此,如果我们正处于一个持续性的下跌趋势当中,又该如何应对呢?
NFT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我看到很多人主张在此时买入,但我却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的策略,因为我们完全不能确定今天的NFT在1年、5年或10年后是否还有价值。
相反,我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很多人将离开这个领域,而这也将极大地减少目前公共讨论中的干扰信息。
这样一来,那些留下来的人才是能提出有价值观点的参与者,而我们也将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东西。此外,NFT经济下行周期正好给了我们思考的时间。此前NFT市场发展势头太过猛进,所以如今的稳定期应该是人们期待看到的才对,因为在这段时间我们终于可以深入了解NFT的技术、用例和理论了。
如果你在NFT衰退期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那你就能在牛市回来时大获成功。
我们会继续向未知的领域探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