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许多交易所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回购销毁政策,这些销毁回购通常由“基金会”或是“机构”以中心化的方式,简单粗暴的减少代币在市面上的流通量,并根据“越稀有越值钱”的理论,来进行拉盘的动作。
很多投资者认为总量减少,伴随而来的必然就是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很多平台正是洞悉了投资者的这种心理,才采用了回购销毁的模式,吸引大量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但在火热的表象之后,也暗藏了一定的风险。
金色午报 | 11月25日午间重要动态一览:7:00-12:00关键词:英国女王、数字货币征税、广州
1.金融时报:英国女王表示对区块链感兴趣;
2.灰度BTC信托增持1873枚BTC;
3.以太坊2.0存款合约地址余额突破70万ETH;
4.韩国对加密数字货币征税可能会推迟三个月时间执行;
5.MakerDAO社区发起民意调查欲再次调整YFI-A债务上限;
6.以太坊客户端Geth公布四大安全警告及披露相关版本修复信息;
7.广州提醒: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我国法律保护 财产损失难维权。[2020/11/25 22:03:36]
什么是回购销毁?
金色午报 | 7月4日午间重要动态一览:7:00-12:00关键词:Maker、USDC、韩国金融机构
1.Maker社区发起关于锚定稳定模块的MIP提案。
2.稳定币USDC总供应量超过10亿美元。
3.韩国更多传统金融机构试图进入加密行业。
4.海联金汇:在金融、监管、政务三个方向探索区块链应用。
5.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美韩中位居全球区块链授权专利数前三。
6.分析师:比特币目前更有可能处于牛市停顿而非熊市逆转。
7.李鸣:区块链产业正在从小规模应用探索向大规模应用实践转换。[2020/7/4]
平台币的销毁最早起源于交易平台利润回购行为的延伸,即交易平台把赚到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在二级市场重新买回平台币,其中有一部分利润可能本身就是平台币资产,并将其永久销毁,从而达成供给量在有限范围内下降的代币经济模型。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富兰克林:DPoS就是封建制: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火讯琅琊榜观火“第2期线下见面会”上,进行以《EOS?EOS!EOS……》为题的圆桌论坛,富兰克林指出:我理解DPoS就是封建制,但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篡位。BTC之所以不怕分叉就是因为创始人不在,利益已经瓜分完毕。Token想要真值钱是需要考验的,如果权力都分出去了,那么谁都想分一杯羹,最后可能就会分裂。[2018/6/2]
而最近兴起的平台币和销毁又有了新的玩法,它们把原本归属于团队的代币份额直接销毁,从而锐减代币总量,增加流通率,形成通缩化的经济模型。
从微观和短期的角度来看,这种回购销毁的拉盘行为是绝对的有益无害,但如果从宏观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种操作虽看似太平盛世,但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市场中也存在着许多不正规的操作。
理性投资,正视风险与价值
平台币价值的基础是数字货币交易所,从长期看平台币价格与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实力和业绩增长相挂钩,与围绕平台币的生态建设直接关联。即使销毁再多的平台币,某一天交易所衰落或倒闭了,平台币的价值也会归零。Fcoin交易所暴雷就是这一问题的真实写照。
目前一些二线交易所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跟进回购销毁策略,但给这些平台带来了严重的资金压力。资金的压力限制了部分平台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的能力,不断消耗平台未来发展的弹药,同时也使得实力不够雄厚的平台抗风险能力进一步降低。
交易所公链大多是以未来金融基础设施作为定位,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达不到经济增长速度时,往往会引发经济萧条。按照这一逻辑,用被回购销毁,数量不断减少的平台币作为底层Token,最后只会导致公链生态的萧条,因为随着公链生态的扩大,社区对Token的需求会增加,由于Token的匮乏,社区开发者只能选择离开,这也是为什么以太坊在设计ETH的发行时采用通胀机制的原因。
擦亮双眼,警惕不法份子的陷阱
回购销毁的方式有太多暗箱操作的空间,部分平台或项目为了吸引用户,打出回购销毁的旗号,随后采用高抛低吸的二级市场运作策略降低回购成本,导致实际币价的走势达不到市场的预期。
另外,有些交易所平台的信息不透明,每个季度的财报,销毁金额等用户都无处可查,使得平台有了伪造财报,挪用资产的操作空间,使得资产价值产生巨大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必然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广大投资者应当理性制定投资策略,选择具备一定实力的资产进行投资,正视风险,同时也希望平台与项目能够脚踏实地,认真建设自己的生态,依据自身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切勿竭泽而渔。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