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链上治理为何如此重要,波卡Gov 2.0又会如何引领链上治理的发展?

Polkadot生态研究院出品,必属精品

背景

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可溯源的特点,结合智能合约后,可以保证我们互联网上可以更加公平公正的做许多事,比如进行投票。

通过区块链进行投票就可以使得整个过程清晰透明。除此之外,我们也经常听到某条区块链要进行提案,或者公投,似乎在用一种公平的方式对什么事情做出集体决定。而这就是区块链项目的治理了。

而波卡也经历了许多类似的提案、公投的事情,这是由于其创始人Gavin博士一方面是去中心化网络Web3概念的提出者,另一方面在其做区块链之前就对治理十分感兴趣,因此波卡自然也有一套运行在区块链上的链上治理方案。

而就在上个月顺利举行的今年波卡最大的会议PolkadotDcoded2022上,Gavin博士发表了波卡的治理2.0版本,并详细介绍了治理1.0版本有哪些问题,以及2.0版本有什么全新的设计。

那么波卡的治理是怎样的,此次的更新又为波卡带来了什么新的变化呢?链上治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本文仅仅旨在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链上治理,并随之为大家介绍波卡治理方面的变化,更多关于链上治理的话题,我们等以后有更多机会可以慢慢细说。

链上治理是什么?

要明白链上治理,我们得明白这个“治理”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保障项目能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这里主要涉及的就是项目的升级迭代、技术更迭和发展方向等。

当然治理还有“治”这一层面,当项目遇到不好的事情时,可以通过治理的方式规避掉伤害或者减少损失,比如通过治理投票,决定回滚数据,避开黑客造成的损失。

而治理方式也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最初是采用一种叫做粗略共识的链下治理方式进行的,意思是先在区块链之外协调,比如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一些改进方案,经过充分的讨论之后,再由核心开发者根据社区的反馈决定是否接受该提案;如接受,开发者会对项目代码进行更新和升级。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节点方不接受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硬分叉的情况。以太坊和比特币就采用的这一类方式。而比特币分叉为BTC和BCH就是属于开发者与节点方并未达成一致,最终硬分叉成为两个不同的项目的情况。

关于“在YAM中禁用Rebase机制”的链上治理投票正式结束:官方消息,关于“在YAM中禁用Rebase机制”的链上治理投票正式结束。355000票赞成,910票反对。提案已在队列中,并将在12小时的强制时间锁定后执行。[2020/12/29 15:57:58]

关于链下治理,V神认为,一个链下治理系统如果具备这几个因素,也会是一个好的链上投票机制。

但真是如此吗?有了链下,自然就有链上治理。链上治理,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链上投票的方式来治理项目。

每个人都有机会提出对项目的建议,从而使其成为公投。在投票期间,通证持有人可以投票赞成或反对公投,是一种更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

为什么链上治理如此重要?

尽管以太坊如今是最大的智能合约链,但是其采用的链下治理方式都属于比较偏中心化的情况。而其他的一些提案有可能就不会得到重视,也就不会被通过,例如,一个改变以太坊工作证明算法的想法ProgPow会被经常提起,但是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哪怕社区不愿意,团队也会推进,比如以太坊因为遭受黑客攻击,最终选择通过硬分叉的方式回滚,但一些社区则认为这太不去中心化了,最终意见发生分歧,以太坊则硬分叉为ETC和ETH两个项目。

这些问题的发生不禁引发了众人的思考,如果号称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处处都是项目方说了算,那么这还叫去中心化吗?

于是更加去中心化的链上治理,便应运而生。2014年,一个名叫Tezos的公链项目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式。

它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自我修改的账本”,修正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独立的阶段:提案阶段、探索投票阶段、测试阶段和推广投票阶段。

每个阶段持续8个Baker周期,从提案到激活几乎需要花费整整3个月,任何未能进入下一周期的情况都将使网络恢复到提案阶段。

这样的机制设计对于公投提案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反复投票确认,最终通过这四个阶段使得所有人达成共识之后,提案最终才能成功通过,项目才能升级。

Tezos相当于是把原有的链下治理中反复讨论最终形成粗略共识的过程,以四个机制在链上实现了去中心化达成共识的过程,让项目的升级迭代不再被人诟病中心化问题。

修改Yam协议关键参数提案获链外治理批准 将继续提交链上治理以部署更新:9月29日,Yam Finance官方发推宣布,此前发起的修改Yam协议的关键参数MaxSlippage和RebaseLag的提案已经得到了链外治理部门的批准。在24小时内,Yam Finance将提交一份链上提议以部署合约更新。此前9月24日消息,Yam Finance官方宣布提起修改Yam协议的关键参数MaxSlippage和RebaseLag提案,以减轻财政购买行为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维稳币价。具体措施为:1.将MaxSlippage上限由10%降为5%;2.建议将RebaseLag从10增加到20。[2020/9/29]

尽管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早期阶段一定是偏中心化的,项目方需要将项目引导到平稳落地,走向正轨。但是当项目走向正轨之后,项目就应该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式交出控制权,否则一条区块链走到最后却一直是项目方的一言堂,这就不叫去中心化了。

而让项目走向去中心化的方式,便是将项目的治理权交给一套去中心化治理的机制,并由所有持有通证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引导项目的发展。

但是交出治理权也不意味着就要对项目甩手不管了,项目本身也需要持续的迭代进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是该如何前行要以去中心化治理的方式来推进。

为什么说波卡正在引领链上治理的发展?

波卡创始人Gavin博士原本就是Web3概念的提出者,Web3概念的去中心化网络更是许多项目的目标。

因此,去中心化一直是波卡的主旋律,链上治理也是波卡的一大特点之一。早在波卡上线初期,就已经通过链上治理的方式进行公投,并最终达成共识决定将波卡拆分成100倍。

然而波卡的链上治理,并不只是简单的提案公投的链上治理方式,它不仅建立了全新的治理结构,还开创了国库机制。国库是波卡最独具匠心的创新之一,通过将非最佳Staking率时通胀的一部分、交易费的一部分以及被惩罚削减的一部分和平行线程区块拍卖的一部分通证收集起来,形成一个国库,并用于波卡的生态建设。

波卡不仅将生态建设的资金设计到经济模型中,能够保证只要波卡持续运转就能够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国库,从而保证波卡能持续进行生态建设。另一方面,波卡也相当于是打开了链上治理的另一片新大陆。

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反对一切形式的链上治理:比特币基础设施开发商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Adam Bac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链上治理( on-chain governance),Adam将此称为PoS协议的通病,因为这会给一些中心化的组织可乘之机,合力控制网络。(Cointelegraph)[2020/9/12]

此前,链上治理主要是决定项目的升级和迭代,和决定一些规避风险和损失的重大事件。但波卡的国库为链上治理赋予了要负责生态建设这一新的使命。

通俗点说,以前没钱只能管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现在有政府资金了,所以可以开展招商运营,产业建设等活动了。

可以说,波卡的国库设计,把对一条链的治理,进化成去中心化监管机构的方向,一举将链上治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按照这样的角度再来看波卡国库正在进行的一些探索,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波卡国库就创建了一个名为PolkadotPioneersPrize的波卡先锋奖,拨款1800万美元左右,旨在激励实现一些波卡生态系统里艰巨的技术成就,比如零知识证明,以及进一步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个行为好比是建立了一个政府产业基金,定向扶持某些方向的产业一样。

而目前,波卡国库的资金使用率仅在1%左右,还有非常充裕的资金可用于生态建设,对于如何让这些资金以怎样的形式更高效地支持波卡生态的发展,是波卡在治理层面可以重点突破的方向。

任何人都可以发起提案,提出方案和措施,来使用波卡国库资金推动波卡生态建设。要知道,国内的合肥就曾被称为最强投资机构,就是将地方政府化身LP,为吸引企业落地,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入股企业,达到“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的目的。

如果借鉴合肥的思路,以去中心化治理的方式引导波卡生态的发展,无疑会加速波卡生态的成长,也能拔高波卡生态的上限,而这也正是波卡国库的潜力所在。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借鉴波卡的国库设计,纷纷为自己的项目构建起国库以及链上治理的机制,而对于国库如何使用,波卡又再一次走在了前面。波卡无疑是正在引领整个行业链上治理的发展。

Gavin Wood:链上治理开启后的4周可以启动DOT转账功能:根据波卡周报,7月16日,Web3基金会发布公告,DOT还不能转账。目前波卡代币的分配在技术上、法律上都是不可转让的。目前在交易所交易的任何DOT都没有Web3基金会的认可。参与这些交易可能会使你面临欺诈的风险。

7月18日,波卡创始人Gavin Wood再次更新Medium文章,呼吁大家尽快选择出波卡理事会成员,以加快开启第三阶段治理功能。Wood在Riot中回复网友问题,目前只是理事会的选举,还没有到第三阶段的治理功能。但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希望在下周开启治理功能并移除Sudo超级权限。

至于大家关心的转账时间,Gavin回复称,治理功能开启后的4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启动了。PolkaWorld注:如果下周启动第三阶段的链上治理,预测转账时间将在8月下旬开启。(PolkaWorld)[2020/7/19]

展望链上治理会如何发展?

那么,如果我们放开思维的束缚,遐想一下链上治理未来的发展会是如何呢?

首先,顺着波卡中心化zheng府的思路,可以把现有的成熟的机关挑选合适的角色在链上构建出类似的组织,比如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举个例子,立法这个层面,是否可以针对一些常见行为制定出比较通用的链上法律呢?

不过,在区块链上能够实现的惩罚是有限的,比如只能冻结资产,或者削减质押的资产。而现实中可以判处没收资产、坐牢、甚至死刑等更具威慑力的严重刑法。因此在链上很难做到只凭信用就去做一些高风险的事情。

对于链上的用户的信任要来源于用户所质押的资产,可以根据这些资产或者去中心化身份,做出一套信用体系,从而打造出类似于区块链版本的芝麻信用。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思路。还有其他的思路,比如未来的区块链一定会与中心化主体结合,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一些大IP公司去发行NFT一样,成为Web2与Web3融合的项目。

这样的项目,是能够找到主体的,而单独的链上治理所拥有的权限和惩罚能力都很有限,那么为了预防犯罪或者减少用户的数字资产损失,未来也会有链上治理结合现实中的治理,共同管理一个项目,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当然链上治理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这次我们只是略谈一二,做个开局,更多的探索,还是要留给大家共同摸索。毕竟链上治理是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的一种共同治理的方式的。

IOST链上治理机制1.0正式上线 将于7月1日运行:据官方消息,IOST于今日正式向社区公布其链上治理机制1.0,IOST节点合伙人可以自主发起有关IOST主网治理的提案,并通过所有节点合伙人的公投来决定该提案是否通过,非节点合伙人也可通过给节点投票来间接参与IOST主网治理。该治理机制涵盖IOST核心治理结构以及社区参与流程,将于2020年7月1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IOST公链正式迈入去中心化治理时代。详情点击原文链接。[2020/6/11]

波卡的链上治理改变了哪些?

目前链上治理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还处在早期探索阶段,对于波卡来说,也将会是一边实践一边升级进化的过程。我们可以详细看一看波卡是如何改进其治理机制的,或许能够对链上治理的进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波卡链上治理1.0

波卡链上治理体系1.0可以简要概括为“通证持有者在波卡网络治理上享有最终决定权”。

最初,波卡的治理结构采取三院制,分别为技术委员会、理事会和通证持有者,而这三个组成部分所拥有的对波卡网络的治理权力是依次递增的。

其中,技术委员会由理事会选出,其可以和理事会一起发起紧急公投,加速公投的投票和执行。

而理事会由公众竞选产生,其可提交公投议案,可在紧急情况下取消恶意公投,此外还负责波卡链上国库的审批。而通证持有者则拥有波卡链上治理中最大权力,所有议案只有公投投票通过才能够在链上执行。

而波卡网络链上治理流程大致如下:

提交议案:公众和理事会将分为两个队列发起议案,每隔28天系统会从两个议案队列中自动选择一项进入公投阶段;

公投投票:所有通证持有者皆可参与公投,但通证Stake数量和时间将会决定其投票权重。投票将根据提出议案的实体队列不同,以及若是理事会队列发起的议案,是全数通过还是多数通过的情况,设置与其对应的投票通过条件;

执行延迟:所有公投都有执行延迟期。多数情况下,Kusama延迟期为8天,而波卡为28天。而涉及需要“快速跟进”的网络重大问题的紧急议案,则根据需要进行的时间相应设置;

自主执行:投票通过的议案将不受任何干预地在网络中执行。

波卡链上治理有哪些问题?

自2020年7月,波卡开启民主治理以来,采用的链上治理有很大的创新,其技术上的先进性以及机制上的新颖性使得它和传统的链下治理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解决了很多链下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但在链上治理运行的这两年里,仍然暴露出了一些不完美的缺陷——

低效: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治理流程设置的耗时且低效,一个议案按照正常流程下来,从提交、投票、通过和执行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

缺乏灵活性:由于所有公投和议案都被公平对待,系统每28天只选举一个新的公投进行投票,且机制规定,除了紧急公投外,同一时间段无法进行多个公投,因此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问题堆积。

参与门槛高:如果你在波卡中提出一项投票议案,它可能永远都不会获得投票,就像大多数公投都没能进入最后的投票阶段。

不完全去中心化:例如,理事会成员由公众选出,虽然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可靠的,但在做出影响大家的决定时,这仍然是一个中心化风险。

尽管波卡治理1.0版本有诸多问题,但是1.0就好比是探路的勇者,虽然磕磕绊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后续的迭代提供基础。

可扩展性

影响力分级

在1.0治理体系中,议案和公投不论类型,均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但2.0治理体系则将议案按影响力分级,并且为影响力不同的事件准备了不同的轨道和设立了不同的阈值。这就意味着议案和公投有了轻重缓急之分,针对性处理时能有效提升治理的性能。

例如,简单的议案设立快速轨道,轨道中的参数和阈值并不严格,数量限制也会放松;而对于风险大、影响力大的议案有专门的审核轨道,并且设立更保守的参数和更高的阈值。

并且,可以一项议案如果通过决策列为白名单,则可以直接进入WhitelistedRoot轨道,比原体系的Root轨道更敏捷、高效。

敏捷委托

1.0治理体系可以支持投票委托,但并不能根据事件来源将投票权委托给不同的人,而在2.0治理体系则可以做到这一点——根据不同影响力的事情,委托更专业的代表进行投票。例如,对于打赏投票,你可以委托给A;对于网络升级投票,你可以委托给B;对于国库花费投票,你可以委托给C......

安全性

延长决策时间

虽然在2.0治理体系中去除了中心化的风险,但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重大议案的决策仍然不能松懈。2.0治理体系将限制同一时间活跃的决策数量,但会根据某项公投理论上可能造成的损害适当增加投票所需时间,让公众投票时对于决策有更多可思考的时间,降低决策脱轨的概率。

干预

考虑到有可能在临近议案通过时会发现错误的情况,波卡链上治理2.0版推出了干预功能,即可以手动选择ProposalCancellation或ProposalDelay,这项特殊来源将比其他来源启动快、耗时更短。因此遇到不确定情况时,该项议案将会获得一个更长的协调时间。

去中心化程度

取消理事会

1.0治理体系通过引入了相对中心化的机构理事会,因此治理体系相对安全,但这是存在于原有版本中的最为中心化的风险。

因此,波卡2.0治理体系将尽最大可能去除中心化风险,选择取消理事会的设立,让所有的议案均由民主公投决定,只有通过公投的议案能够自动执行,包括原先由理事会负责的国库支出和打赏机制等议案。

引入Fellowship组织

虽然取消了理事会,但2.0治理体系引入了Fellowship的概念,Fellowship是一个链上的会员组织,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加入,但想要加入该组织一方面需拥有波卡协议专业知识和网络理念共识,另一方面需要满足特定的财务门槛。

然而,Fellowship成员并没有多大权力,他们仅只能对于紧急议案的安全性表态,并不能直接影响波卡网络治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能有效提升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

除此之外,波卡2.0治理体系中还将设立以下全新机制和功能:

被动委托

此项机制类似于委托人可以依托钱包免费贡献自己的投票权,被委托人反向选择自己愿意接受的投票委托,并支付一定费用获得委托人的投票权。不过这项功能会在2.0治理体系上线后运行一段时间再更新。

免费解除委托

用户通过钱包构建这项功能,但用户无需关心委托和解除委托的成本,钱包可以直接在后端进行所有的这些底层交易,不用改变整体用户体验。

参与治理的激励

2.0治理体系可能引入针对参与治理的激励措施。不过这点目前待定,还有非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距离治理体系2.0的上线已经近在咫尺,不过官方表示,并不会在2.0上线后立即移除第一版治理,两版治理体系将平行共存一段时间。若要移除第一版治理,届时会发起一项新公投议案,把决定权交予大家。

后记

波卡的治理2.0版本,似乎看起来比之前稍微复杂了些,但是仔细品鉴这些设计,会发现这样的复杂是有必要的。

因为要同时保障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还要给治理机制一定的可扩展性,使其运转能更加灵活高效,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为满足这些条件有很多必要的小机制是不可去掉的。

虽然灵活了但还是会有些许复杂,而这正是波卡治理的两大难题之一,即如何让这套治理机制能更好地被更多人使用。一方面这需要大量的新手指引或者教程,另一方面,或许治理2.0版本最后一条,引入针对参与治理的激励措施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而另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运用好波卡的治理,以更高效地方式用好波卡国库的资金来促进波卡生态持续且快速的发展。

如果两大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波卡的国库将会放大治理所带来的潜力。波卡生态未来的治理也许会像政务大厅一样,有非常多不同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助力波卡生态的发展,好比一个链上政府能够协调好一个城市的资源,让城市发展壮大。

波卡究竟会演化成怎样的生态面貌,着实令人兴奋,而链上治理给了我们每个人参与的机会,让我们多多参与其中,既作为推动波卡走向更大成功的参与者,也作为波卡展现链上治理潜力并助推生态爆发的见证者吧。

*Polkadot生态研究院所提供的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鉴于国内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请用户谨慎关注Crypto的发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64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