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Beincrypto
原文编译:白泽研究院
以太坊合并即将发生,截止发稿:
在合并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许多争论,并且在合并后它们将继续存在很长时间。
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可以被认为是加密行业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猜测和错误信息盛行。在这里,我们将讨论这项技术实验的事实和后果。
需要强调的是,开发人员从原来的共识协议工作量证明切换到PoS的决定已经酝酿了好几年。BeaconChain是负责使用PoS的以太坊区块链分支,最初于2020年12月1日上线,用于开发和测试。
毋庸置疑,从PoW到PoS的转变将导致以太坊作为一个网络的认知发生变化。有很多观点需要考虑:经济、环境、代币经济学、与其他加密货币的竞争、法律、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最终,以太坊从PoW切换到PoS的变化将会是区块链以及整个加密社区的转折点。
ETH的用户都可以成为验证者。他们还可以通过在协议中质押ETH来获得回报。
以太坊单日销毁量达1.78万ETH:据欧科云链链上大师数据显示,当前以太坊销毁量为144.1万ETH,24小时Base Fee均值187Gwei;昨日以太坊销毁量17871.42ETH,创下单日销毁记录新高。近24小时销毁量前三的协议分别是OpenSea 2254.26 ETH、Uniswap V3 1791.81 ETH以及 LooksRare 1688.75 ETH。[2022/1/11 8:40:18]
合并的最直接影响将是媒体如何更加关注比特币及其造成的环境破坏。喜欢PoW机制区块链的投资者对投资以太坊犹豫不决。例如,由于碳足迹,特斯拉放弃了最初将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提议。
借助PoS,以太坊为任何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对于必须遵循ESG标准、向ETH注入资金或投资与以太坊活动相关公司的投资者来说尤其如此。
通过这种方式,比特币仍然是媒体的目标,而以太坊则避免了近年来关于加密货币的最具争议的问题。
以太坊存储层协议Arcana Network启动Alpha测试网,并推出2.5万美元的漏洞赏金计划:11月18日消息,以太坊上去中心化存储与数据隐私平台Arcana Network启动面向开发人员的Alpha测试网Quantum Descent,包含身份和访问管理、去中心化存储、端到端加密、非托管密钥管理等功能,同时还将推出2.5万美元的漏洞赏金计划,奖励将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以及Arcana团队分配给错误的优先级进行分级。其中测试网将于IST时间2021年11月17日上线,漏洞赏金计划将于IST时间2021年11月17日至2021年12月17日上线。
此前报道,10月份Arcana Network完成230万美元融资,Republic Crypto与Woodstock Fund领投。[2021/11/18 22:01:59]
监管机构针对以太坊的论据将减少
众所周知,监管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对加密市场进行干预或制定某些基本规则。一方面,似乎由于加密市场的规模较小,他们并没有急于干预。但另一方面,他们观察到加密货币的长期增长可能会危及本国货币。
以太坊未确认交易为181,048笔:金色财经消息,据OKLink数据显示,以太坊未确认交易181,048笔,当前全网算力为579.16TH/s,全网难度为7.74P,当前持币地址为60,887,274个,同比增加116,868个,24h链上交易量为1,897,028.22ETH,当前平均出块时间为13s。[2021/8/17 22:19:56]
但是由于加密项目之间的多功能性,监管加密货币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所以监管机构必须从某个方面开始,可持续性问题似乎一直是选择对加密货币进行监管的首要论据。
PoW是加密货币不可持续的原因之一,所以监管机构正在考虑禁止它。一些监管机构声称应该禁止通过PoW开采加密货币,因为它的电力消耗很高。
欧盟发布的加密监管法案MiCA早已将禁止PoW挖矿列入其中,尽管它最终被推迟了。在美国,白宫的最新报告指出,加密货币和相对应的区块链技术对温室气体排放、污染、噪音的影响居高不下,这阻碍了联邦机构实现符合美国气候承诺和目标的净零碳污染的努力。
BitGo计划为WBTC建立以太坊侧链:金色财经报道,数字资产托管公司BitGo的首席技术官Ben Chan表示,由于以太坊费用增加,BitGo正计划与社区合作伙伴建立以太坊侧链。BitGo的首推产品WBTC是一种ERC-20代币,与比特币1:1挂钩。目前,BitGo正通过一项托管计划保管着约4.6万枚比特币,价值略高于5亿美元。[2020/8/26]
在该报告中,以太坊被认为承担了开采加密货币产生的20-39%的电力支出,比特币估计为60-77%。由于以太坊转向PoS,监管机构将无法使用这一论据继续反对区块链。这为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加密业务提供了一层保证。
矿业集团试图抵制合并的发生,一些威胁要对以太坊进行分叉。
虽然他们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但这却显示了加密行业相关参与者的不满。
EthereumClassic将继续使用PoW运行,正如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Buterin已经指出的那样,矿工从以太坊迁移到以太经典似乎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动态 | EOS公链上DApp活跃度逐渐赶超以太坊:据DAppReview数据,截至10月23日,EOS和ETH上的DApp总量分别是111个和839个,但DApp的最高日活EOS达32130,ETH仅有1768。日活高于1千的DApp EOS上有5个,ETH仅有1个。分析认为,EOS上的DApp呈现出少而精的特点,虽然以太坊拥有近千款的DApp数量基数,但以EOS近期的发展速度而言,DApp总量超越以太坊也指日可待。[2018/10/24]
以太坊矿工是否会转向比特币?
或者也许从以太坊PoW挖矿迁移到比特币PoW挖矿,是一个好主意。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联系了加密货币顾问兼交易和采矿专家AnibalGarrido。
关于以太坊矿工的最终目的地,Garrido认为他们会“迁移到其他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采矿可以提供足够的回报以继续采矿活动。”例如,“RavenCoin、Conflux、EthereumClassic等。”
Garrido补充说,以太坊矿工的设备不会完全过时。
以太坊挖矿设备的GPU可以配置到支持Etash或DaggerHashimoto的其他项目中,而没有任何缺点。
当被问及是否会有以太坊矿工涌向比特币时,Garrido回答说:
由于比特币网络目前的难度级别,使用以太坊设备挖掘BTC来说是无利可图的。多年前,BTC矿工放弃了GPU并迁移到强大的ASIC技术,由于ASIC每秒处理数万亿次运算的优势远高于GPU,GPU挖矿将在比特币上无利可图。
除了盈利问题之外,由于两个网络之间的不兼容,还有一个技术方面可能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由于算法标准不兼容,ETHASIC矿工也会遇到问题。例如,强大的E9ASIC矿机在转向BTC后将无法使用,因为它只兼容Etash而不兼容SHA256。
因此,以太坊矿工涌入比特币网络是不可能的。然而,从以太坊网络到其他PoW区块链的挖矿迁移当然值得关注。
Solana、Cardano、Avalanche、Tron、Polkadot或Radix等等。
然而,第1层和第2层解决方案都将失去竞争以太坊霸主地位的最强卖点之一:可持续性。例如,星巴克选择在Polygon上推出其NFT视频游戏,特别是因为Polygon的可持续性,现在这种论点将永远改变。
以太坊2.0将迫使这些协议改变他们的营销策略,以专注于以太坊仍然步履蹒跚的其他问题。例如网络饱和费用的高成本,尤其是解决可扩展性问题的成本。
以太坊本身就拥有着庞大的用户量和开发者基础,因此这场战斗将很难打。以太坊和其他L1和L2很可能未来最终在一个纠缠的生态系统中同时运作。
以太坊合并:中心化是一种威胁
以太坊转向PoS将改变其代币经济学,并可能影响以太坊的去中心化。
对以太坊使用PoS的批评者指出,该系统将最终导致以太坊网络变得中心化。大型投资者能够通过购入大量的ETH,最终主导网络。财力雄厚的投资者是真实的,例如灰度在推出其以太坊基金的一个阶段内购买了几乎所有开采的ETH。
现有的担忧是以太坊将变得更加中心化。让我们看一下来自区块链数据聚合平台DuneAnalytics的数据。Lido协议目前拥有最大的ETH份额,有4,152,128ETH质押在其中,几乎占信标链总质押池的31%。这个数量相当于有129,754个验证人,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需要在信标链上质押32ETH。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有29.61%的ETH质押由三个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主导。前4名交易平台的质押总量为8,160,416ETH或所有质押的ETH的60.69%。
这种中心化的问题在于持有这些大量资金的投资者或公司可能会受到冻结资金的风险,从而影响以太坊网络。这在以前是不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根据Cardano的创始人CharlesHoskinson的说法,美国财政部对混币器TornadoCash的制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并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后果可能未知,但以太坊转向PoS的举动会以某种方式对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造成冲击,这是一个事实。
以太坊合并对每个加密用户都很重要
事实上,以太坊合并和从PoW到PoS的转变可能是今年最重大的事件。而且,也是自比特币和以太坊诞生以来的加密行业面临的大型事件之一。
一方面,这项全球性实验可能会在加密货币开发商中开创先河。如果成功,它甚至可以说服比特币极端主义者改变他们的共识模型。另一方面,如果该实验失败,可能会抹去以太坊原有的霸主身份。
然而,值得铭记的是,如果没有实验,加密行业就不会进化。所以,让我们祝以太坊好运。
风险提示:
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