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来自 Marc Andreessen 的加密课程:Web3 应该从 Web1 学到些什么?

「加密货币,其实和(早期)互联网没什么两样」——Marc Andreessen,a16z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那个也许我们只能称之为 Web 0.5 的时代,也就是你我熟知的互联网还没有真正普及之前,以 Andreessen 为代表的小部分人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探索。在那个时间节点,当下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都仍是巨大的未知领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在 1993 年之前,在互联网上做任何生意都是违法的,而当下,相信不再需要我用文字去描绘电商的发展盛况了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参与者们逐渐分裂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是研究人员和极客,另一边则是政府和企业。

更可怕的是,这种阵营的割裂状况,甚至不存在任何中间缓冲地带。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时,关于互联网的未来,市面上出现了两种主流的设想。

第一个是「信息高速公路」。在迪斯尼和康卡斯特(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等巨头的支持下,互联网成为了从权威到消费者单向沟通的渠道,即类似于 Netflix 等 Web2 巨头提供的那些服务。你可以付钱获取内容,但无法真正参与其中。你是一个消费者,而不是一个数据的创造者。

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智能合约平台的优势来自于通过去中心化发展起来的可信中立性:金色财经报道,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Superphiz在社交媒体上称,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的优势来自于我们通过彻底的去中心化发展起来的可信中立性。我们必须继续专注于去中心化,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可信性,我们的功能集很容易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复制。[2023/7/20 11:05:48]

另一个愿景则是一个开放的、更加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用户将获得「读」和「写」的能力,在这个版本中,用户是网络创造的积极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消费者。

而这两种设想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像身份 ID 以及隐私等在当时并不被重视。而这两种设想的冲突,实际上也直接代表了 VC、创业公司、开发者、家乃至权力机关之间思考问题方式上的巨大鸿沟。

故事讲到这里,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体会到了一种熟悉感觉?

“香港将于今年6月对所有公民开放加密交易”或系推测 源头来自港财政司司长讲话:金色财经报道,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近日在推特转发网友“香港将于今年6月正式对所有公民开放加密交易”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推特网友表示,“2023年6月1日,香港将正式使加密货币买卖、交易对所有公民完全合法,期待大量大资金从东方涌入。香港也将推出基于亚洲货币的稳定币。”

金色财经查证发现,此消息或系网友推测,而消息源头来自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年1月在香港举办的web3会议上的讲话,陈茂波当时表示,“香港已经完成了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设置发牌制度的立法工作,新制度将会在今年六月实施。在新制度下,虚拟资产交易所在反洗黑钱、反恐融资和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要求与目前适用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要求保持一致,相信能为虚拟资产交易所提供一定程度的市场认可。在满足相关监管条件下,金融中介机构和银行在为客户提供交易服务时将能够与获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所合作。”[2023/2/16 12:10:36]

美政府机构警告来自朝鲜的 IT 工作者可能从事虚拟货币相关的恶意网络攻击:5月17日消息,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和联邦调查局发布联合指导文件,警告称来自朝鲜的 IT 工作者常常冒充来自朝鲜以外国家并试图获得工作,他们设计了虚拟货币交易所或为虚拟货币交易者创建了分析工具和应用程序,并自己推销他们的产品,虽然通常从事正常的 IT 工作,他们利用作为承包商获得的特权进行朝鲜的恶意网络入侵。[2022/5/17 3:20:43]

Andreessen 回忆到,在当时的一场国会听证会上,他的 Netscape 浏览器由于坚持加密而被贴上了安全威胁的标签,并被指责其潜在破坏力并不亚于战斧导弹。

对于 Netscape 和它的同类产品来说,加密是任何人都能在互联网上交易的必要条件。否则,像你的信用卡数据这样的东西就会直接公之于众。但是这种现在看起来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华盛顿的那些参议员来说却并不认同,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加密就意味着黑市、恐怖分子和邪恶活动。

数据:DEX7月份交易额为560亿美元,65%来自Uniswap:数据显示,DEX7月份交易额为560亿美元,其中65%来自UniswapV2和V3,SushiSwap和Curve的交易额分别为60.7亿美元和51.3亿美元。7月份交易额相对于6月份的808.5亿美元和5月份的1620.2亿美元有所下降。但是DEX的现货交易额占中心化交易所现货交易额的比例却有所提升,7月份达到8.98%。(TheBlock)[2021/8/8 1:41:27]

现在...... 你是不是感觉更熟悉了?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接触互联网,其中的一部分成为了数字原住民,并很快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在 90 年代,这种观点实际上一直要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监管大棒和「生存挑战」。而这正是 Andreessen 和 Dixon 将 Web1 与 Web3 直接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一,因为现在这个阶段,加密世界所面临的一切,和 Web1 时代太像了。

声音 | 媒体:Liquid并没有直接与Telegram达成协议,代币来自于Gram Asia:据Tech Crunch消息,Tech Crunch就“Liquid宣布将于7月10日开始独家公开发售Telegram代币Gram”发布文章称:值得注意的是,Liquid并没有直接与Telegram达成协议。作为替代,Liquid已同意上市总部位于韩国的Gram Asia所持有的未知数量的代币,该组织声称是亚洲最大的Gram代币持有者。目前,双方都没有透露将有多少Gram以何种价格出售。这种情况相当奇怪,因为即使是在加密领域,公司认可销售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一种惯例。 Liquid首席执行官Kayamori在接受Tech Crunch采访时则声称“这就是Telegram以及他们一直以来的运作方式”。Kayamori向Tech Crunch保证此次代币销售是光明正大的,是TON(Telegram开放网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Kayamori还表示,TON最早将于10月全面上市,而Gram Asia的部分上市是整体战略的一部分。[2019/6/11]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现如今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仍然不够宏观,每当一些国家禁止加密货币或者一些公链出现黑天鹅事件时,人们经常会将之视作加密行业的末日。但事实并非如此。

加密货币,像互联网一样,已经成为了新的「大势所趋」。

历史的车轮不会止步,加密世界也不会有尽头,有的只有更多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有时我们创造的解决方案本身就是全新的问题。比如说,最初的互联网是一个非商业的空间。这一基础的结果意味着网上的冲浪体验缺乏商业价值,从而缺乏信任。虽然非商业性的互联网在表面上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它造成了重大的结构性限制。

这种经济激励的缺失是导致你的收件箱充满垃圾邮件的直接原因。只要你有他们的地址,给任何人发电子邮件都是免费的,那么为什么不轰炸别人呢?而事实上现如今旧金山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Salesforce 塔背后的 Salesforce,就是以解决垃圾邮件问题而「成功」。

早期互联网缺乏经济激励,这也是 Web2 公司的商业模式普遍基于广告的主要原因,企业通过监视和垄断信息从互联网体验中提取了价值。

当然,有时你创造的那些新问题可以被利用来提供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计算机网络曾经一直以不可读的二进制代码运行,以节省宝贵的字节空间。早在 90 年代,Netscape 公司的互联网先驱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 HTTP 以可读形式呈现,这有助于向更多的人推广并降低开发入门门槛,而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决定。

它使互联网成为了能够让更多人去建设非常酷的东西的平台。

但这一决定也严重拖慢了互联网的速度。当时有限的调制解调器能力被所有这些新的、沉重的、人类可读的数据严重堵塞了。所以在那个时间点,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决定。许多人将其视为对用户体验的亵渎,并因此怨声载道。

再一次,这个故事是不是也听起来很熟悉呢?

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个决定创造了需求。每天都有人开始接触互联网,爱上了他们能做的事情,却对缓慢的速度感到愤怒。不过这也引起了通信和有线电视公司的关注,因为这种需求的出现,直接加速了这些企业大规模推广宽带网络的进程。

没有一家网络公司能直接推动全球基础设施的发展,但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需求可以。

Andreessen 称,Netscape 的计划是在短期内故意制造一个性能问题,以引导需求,而这种需求在长期内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以释放更大规模的增长。

讲到这里,我甚至感觉到我们就是在谈论以太坊扩容的问题,而并非宽带普及。只不过以太坊依赖的是去中心化的全球开发者网络而非通信公司,来寻找那个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

就像 Andreessen 说的那样,批评者们列出了问题清单去指责创新,天才们却能够发现这些问题背后的机会。最终,战利品将归于那些具有乐观观点的人。

简单一句话,去中心化的东西一定比中心化的更酷,颠覆体系比企业合作更酷。重构金融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激励机制的出现意味着与资本的接轨,而对于一个新的事物来说,和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资本分配者和科技生态建设者们站在一起,一定没什么坏处。

有了像 Andreessen 这样的风险投资人,Web3 拥有了与现有的机构和陈旧的政府政策作斗争的本钱。

Web1 时代,我们曾经经过了一个岔路口,在一个中心化的、自上而下的、保姆式的互联网和一个去中心化的、由人推动的分散式互联网之间。在锋芒毕露的斗争之后,我们幸运地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而 Web3 时代我们面临着同样的岔路口,但这次我们有 Web1 的风险投资人撑腰,他们曾经在选择正确道路的注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些风险投资人正将他们从 Web1 中获得的回报投向那些真正志同道合,同时也选择了与曾经的自己相同道路的人们。他们选择的,是一条打开人类创造力和无需许可的机会之路。

而像 NFTs 这样疯狂的东西的潜力,其实就是产生「超越所有人想象的创造力水平」的潜在工具。

虽然市场遇冷的近况引发了我们的反思,但我们可以保持乐观态度,虽然加密行业的的成长速度很快,但是真正实现颠覆性的「系统破坏」仍然需要时间的积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9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