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既是从现实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不仅仅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更是人类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夙愿表达。
UMA提出代币融资方案SuccessToken,通过看涨期权进行激励:7月17日消息,合成资产协议UMA提出为风险投资人从项目DAO购买代币的全新解决方案SuccessToken,而不是现在通常以折价形式购买协议代币的方式,比如之前Maker、Solana以及Sushi正在考虑的。
SuccessToken是将两种代币进行了合二为一:项目本身的代币和该项目代币的看涨期权,这也就意味着项目方不是在向投资人提供折扣。看涨期权的部分只有项目代币价格提升了之后才有价值,这样就设置了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投资人只有在项目表现良好时才能获得他们的“奖金”。(Medium)[2021/7/17 0:59:05]
CCER作为中国能源集团与北京千亿碳碳达公司联合开发项目,紧扣国家绿色节能发展主旋律,为企业、团体和个人提供碳资产管理、碳交易与碳技术等相关咨询服务。CCER不拘泥于传统的服务模式,开辟绿色环保低碳区块链应用新玩法,塑造web3.0链游的元宇宙新经济,其业务内容统统利用区块链中的非对称性加密算法,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加密和传输的操作系统应用,通过DEFI,运用加密货币与智能合约系统在区块链上直接实现交易与金融服务,在提供同传统金融服务类似的金融服务以外,不依托于任何中心化的金融平台,能够保证实现真正的金融脱媒,
Mercurial Finance将于19日上线Raydium去中心化公募平台AcceleRaytor:Raydium官方宣布,Mercurial Finance公募将于5月19日北京时间20时在其去中心化募资平台AcceleRaytor启动,公募池将持续4小时。
Mercurial Finance在AcceleRaytor的启动分为两部分:1)固定价格的去中心化公募;2)Raydium AMM上的IDO。公募总额为25万美元,其中12.5万美元分配给质押至少50 个RAY 7天以上的用户池,另12.5万美元分配给质押至少500个RAY 7天以上的用户池。代币上线价格为 $0.125 USDC。公募采取按投入比例分配的阳光普照模式,所有参与者可根据投入比例获得代币份额。MER代币将于20日晚上线Raydium去中心化交易所,稍后启动Fusion Pool给予流动性挖矿奖励。
Mercurial Finance提供低滑点稳定币兑换交易服务,同时利用动态收费机制和灵活的资本配置提高流动性提供者收益。项目获Alameda Research, Solana生态基金、OKEx、Huobi等知名机构投资。[2021/5/9 21:40:56]
除了利用线上优势助力实现绿色发展,CCER更抓住线下优势,独创线上线下双轨激励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利用数据转化,由基金会通过VR植树的形式,来收获相应的碳积分;以线下植树、光伏发电、风能利用的形式,用AR赋能,打造线下实体生态园。CCER深谙双轨赋能发展之道,不仅在模式上线上线下双轨发展,还汇聚了绿色低碳环保、林业碳汇两大发展趋势,强强联合、强势来袭,实现价值的永久补给。
声音 | Bitaccess联合创始人:加密市场的下降趋势是健康的:7月6日消息,区块链公司Bitaccess的联合创始人Moe Adham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密市场的这种下降趋势是健康的,因为市场已经恢复了一点理智,并希望正在投资的人保持冷静头脑。 Adham称,我们经历了很多衰退,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次衰退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严重。我还记得2014年1月,(比特币)从1000美元跌至250美元,最终还是略低于此。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Adham补充说,尽管最近市场低迷,Bitaccess仍然是一家盈利的公司(Cryptonews)。[2018/7/6]
碳中和的实现必须依托于全社会的共同投入,CCER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可篡改,高度可信的绿色低碳环保环境系统,同时利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拓宽元宇宙碳资产交易新领域,为碳排放交易持续吸粉,让每个人都能关注、参与、投入到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之中,让更多人从节能减排中获得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回报
碳排放要想达到有效控制,离不开国家之下每一个小单位的积极行动,而控碳措施的执行,始终离不开宽广前景的指引作为动力,元宇宙之下利用区块链资产数字化收益激励的形式,将动员更多的个人与企业自愿减排,为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离不开CCER平台提供优质、公平、透明的碳交易、咨询相关服务,实现不断增值赋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