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战疫”——区块链行业抗疫调研报告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区块链企业主要造成短期的负面影响,中长期影响有限;

超八成企业认为疫情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于工作进度拖延、固定成本开支较大、与合作机构开展业务受阻等方面;

区块链企业应对疫情方式主要包括:开展“分布式办公”“云复工”、改变营销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以及研发新产品,推出抗疫应用;

区块链抗疫应用规模尚不突出,相比起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区块链应用数量占比仅为9%,原因包括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尚在早期、技术自身成熟度有待提升、应用落地条件不完备等多方面;

受疫情影响,超六成区块链企业对公司短期发展战略做调整,长期战略调整约22%;

疫情之下,区块链行业新机会涌现,公共预警系统、物资溯源、舆情监控和身份信息登记等领域发挥空间大。

目录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界定

二、疫情对区块链企业影响几何?

(一)短期内产生负面影响,中长期影响有限

(二)影响集中于工作进度拖延、固定成本开支较大等方面

三、面对疫情,区块链企业如何转“危”为“机”?

(一)开展“分布式办公”“云复工”,保证业务进度

(二)改变营销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

(三)研发新产品,推出抗疫应用

四、疫情之下,区块链行业酝酿着哪些新机会?

(一)区块链行业的业务机遇

(二)区块链企业在行动

五、疫情洗礼后,区块链产业走向如何?

(一)疫情加速社会数字化建设进程,区块链赋能产业将加速

(二)区块链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三)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助推行业进一步走向正规化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界定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程度不等的冲击。自疫情爆发以来,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就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我们看到,区块链企业业务开展具有线上化、互联网化的特征,相比起餐饮、旅游、零售、娱乐等重线下模式、会出现人员聚集情况的行业,疫情中区块链企业遭受的损失相对较小,但相应的业务环节也不免受到波及。对于部分企业而言,线下业务开展受阻、项目推进延迟、资金链压力等也给经营带来不小的挑战。

然而,机遇也在困难中酝酿着。疫情防控中,区块链企业快速响应,陆续推出相关的应用助力公共防疫,让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得以彰显,也因此,一场关于区块链技术在公共场域应用的全民讨论呼之欲出。

2019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得到中央和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步伐在加速。眼下,区块链行业已进入到强调赋能产业的3.0阶段,专注于“区块链+”的企业将是2020年区块链领域最为活跃的分子之一,他们必将引领我国区块链产业潮流的方向。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在疫情中的应对和行动,也为了帮助行业抓住可能的发展机遇,零壹财经·零壹智库联合数字资产研究院、PANews及火鸟财经等媒体及研究机构发起线上调研活动,结合在线问卷和企业访谈,经过为期一周的信息收集,我们得到超30家区块链企业的参与支持(其中,23家参与线上问卷)。这些企业主要是开展区块链技术研发以及提供技术应用服务,业务内容涉及供应链管理、电子存证、数字身份、电子政务、溯源等多个领域。调研中他们分享了与企业、行业发展相关的诸多一手信息,展现了区块链技术企业们的行动力和战斗力。据此,我们形成此调研报告,希望与众多读者一起,成为区块链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同行者。

犹他州州长批准区块链和数字创新工作组:金色财经报道,经过近三年的讨论后,犹他州州长SpencerCox签署了一项法案,将创建区块链和数字创新工作组。该工作组将负责提出与区块链和相关技术有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块链、金融技术和数字创新的采用。根据该法案,工作组将由多达20名成员组成,他们在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和金融技术方面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其中,最多5名成员将由参议院的总统任命,最多5名成员由众议院议长任命,最多5名成员由州长任命。(Cointelegraph)[2022/5/8 2:58:38]

(注:由于样本数量有限,本报告所能覆盖和揭示的问题,或许放诸整个行业而言并不能面面俱到,但我们也尽可能从中提炼出具有行业共性的信息与大家共享。)

二、疫情对区块链企业影响几何?

(一)短期内产生负面影响,中长期影响有限

根据零壹智库对23家区块链企业的线上答卷统计,近七成企业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公司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已采取了相关应对措施;超两成企业表示业务开展未受影响;此外,有8.7%的企业遭受了较大的负面冲击。

图1:新冠肺炎对区块链企业的影响资料

来源:零壹智库

综合企业访谈结果,疫情对区块链企业造成的冲击主要集中于短期,中长期影响有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技术、产品研发等核心业务开展受影响较小。区块链企业一般以线上化经营为主,技术、产品研发等核心业务更是属于纯线上业务,在全民线下接触受阻的情况下,线上业务基本可以照常运转。此外,部分区块链企业在多地具有分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式办公”是这类企业的工作常态,他们对于多地协同、云端会议和线上业务汇报等办公方式都能灵活应对。

第二,疫情刺激更多应用场景的产生。此次疫情凸显出区块链技术在降低成本、加强隐私保护和提升社会运转效率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发挥空间,会刺激更多应用场景的产生。此外,疫情进一步刺激了线上业务的发展,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可验证和难以篡改等特点,可以有效提升线上业务开展效率,保证业务开展的透明性,区块链应用频率会进一步加大。

第三,长期向好的政策红利。“1024”讲话为区块链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2020年1月,区块链更成为了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焦点,得到了各地政府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视。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区块链即典型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这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区块链相关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速。

(二)影响集中于工作进度拖延、固定成本开支较大等方面

调研数据显示,超八成企业认为疫情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于工作进度拖延、固定成本开支较大、与合作机构开展业务受阻等方面。

图2:疫情对区块链企业的影响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涨跌各异:今日美股收盘,在美上市区块链中概股涨跌各异。嘉楠科技收跌1.53%,人人网收涨0.27%,中网载线收跌6.19%,寺库收跌6.55%,迅雷收涨1.75%,猎豹移动收跌3.36%,兰亭集势收平。[2020/7/10]

疫情期间,为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减少人员集聚带来的风险,线下业务交流、推进受阻。前期项目的招标、业务的洽谈等因为疫情难以如期进行,企业的业务推广计划被打断。而对于之前正在沟通中的业务,由于处在疫情隔离的状态下,导致企业无法与客户深入交流合作方案中的细节问题,相关内容需反复确认,沟通效率较低,业务推进起来比平时缓慢。此外,后期的付款手续也被拉长。总体来看,疫情期间,区块链企业的工作进度均有所拖延,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同时,区块链企业很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资金流有限,固定成本开支较大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员复工推迟,整体工作业务开展受阻的情况下,员工工资、社保、税费、租金等均为刚性支出,资金缺口较大。

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更多的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区块链企业的合作机构多数为传统企业。受疫情影响,当下传统企业的核心诉求仍是在完成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保障基本生产的正常进行,对于新兴技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此,疫情对传统产业造成冲击的情况下,势必会波及区块链行业。

三、面对疫情,区块链企业如何转“危”为“机”?

对区块链行业来说,新冠肺炎“战疫”是危也是机,如何转“危”为“机”,最大程度的减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改变员工办公方式、营销模式、客户服务模式以及研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模式是区块链企业应对疫情的主要方式。

图3:区块链企业针对疫情的应对方式

(一)开展“分布式办公”“云复工”,保证业务进度

疫情期间,传统办公模式受阻,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区块链企业开始了“分布式办公”“云复工”模式,鼓励各部门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的形式高效沟通,力争员工在居家隔离状态下,保持正常的工作。同时,部分企业安排专门的团队对员工进行关怀,鼓舞士气,关注员工的健康的工作状态。

调研结果显示,“分布式办公”这一线上办公模式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但相较于线下办公,仍存在协同效率低、不易监督等问题,由于产生物理上的距离、缺少形式上的监督,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的自觉性;同时,远程沟通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工作进展缓慢。线上办公模式导致整体工作效率降低。

(二)改变营销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

受疫情影响,虽然大多数企业开展了“分布式办公”模式,但是商业合作却遭受了很大的影响。目前,疫情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控制,但商业环境效率低下的问题却很难快速恢复,企业项目的线下沟通、推广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如何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成为所有区块链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服务提供方式通过线上化途径进行。通过运用手机、电脑等设备,采用邮件、电话、微信等多种沟通方式与客户实现对接,力求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响应客户需求。在营销模式上,一些区块链企业改变了以前“广撒网”的销售推广模式,开始聚焦成熟产品,聚焦关键客户,努力提高成单率,提升主打产品竞争力。

北京大学博士后:需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多机构主体业务数据授权共享技术:7月2日,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汪碧刚在科技日报刊文称,加快建设应用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探索“文明银行”社区治理服务模式。我们还需着力研究针对大规模城市数据治理中存在的多领域异构系统对接、互通互联与安全可信等问题,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机构主体业务数据授权共享技术,构建面向多领域异构数据融合、基于新型异构硬件体系的高效计算系统。[2020/7/2]

(三)研发新产品,推出抗疫应用

区块链以互联网底层结构为基础,能够为不同行业、参与主体实现可信的信息交互提供技术支撑。区块链技术天然契合疫情防控的管理分散性、多方参与性和溯源的要求。流程越复杂,参与方越多,区块链的作用就越大。

为应对企业危机,也为防控疫情贡献一部分力量,区块链企业开展了技术抗疫,推出了相关抗疫应用。疫情期间,包括区块链企业在内的机构、组织等推出的区块链抗疫应用主要集中在疫情数据监测、金融、慈善、医疗等领域。

表1:部分机构推出的区块链抗疫应用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但相比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并不抢眼。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在信息技术抗疫应用数量占比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位列前三,其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案例最多,高达71%,而区块链技术应用数量占比仅为9%。

在本次调研中,23家区块链企业中有12家开展了区块链抗疫应用,其中有66.67%的应用基于原先业务改造,25%的应用为临时开发,仅有8.33%的应用基于原有业务。这说明,区块链企业在公共疫情防控等相关方面的应用不足,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图4:12家区块链企业的抗疫应用开发情况

从应用效果和落地规模看,12项应用中,仅25%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其余应用虽已落地,但尚未大规模应用或正处于内测阶段。造成这一事实落差的原因主要包括行业的发展阶段、技术自身成熟度、应用落地土壤等多方面:

第一,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尚处于早期。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在国内得到真正的正视,始于去年中央层面的1024讲话,而此前社会大众对区块链的认知更多地与“币”关联,监管层面对加密货币相关的整治也对区块链研发应用领域造成一定的牵制。受限于政府和监管层的态度,行业在发展推进速度上尚不理想。在疫情发生的时候,距离区块链技术得到“正名”也才仅仅数个月时间,应用落地推进工作大多尚处于早期,因而在疫情中难以有突出的规模化效果。

第二,区块链技术本身尚不成熟,其安全性、可拓展性和稳定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尚存在局限性,对技术的落地推进尚不能带来效果明显的增益作用。根据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公布的2019年区块链科技技术成熟度曲线,区块链技术目前尚未达到成熟阶段。Gartner杰出分析师兼研究副总裁Avivah Litan也指出,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区块链项目还停留在实验模式上。根据Gartner的预测,区块链技术和运营要到2028年才能实现全面扩展。

声音 | 传化智联:主要将区块链围绕物流溯源、供应链金融等方面探索:据易互动消息,传化智联(002010.SZ)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该创新应用探索都是基于公司自研的区块链即服务平台,在应用层面主要围绕物流溯源、供应链金融等方面探索,目前该项目作为创新业务处于探索阶段,尚未产生收入。[2019/4/18]

第三,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等多方的配合,而且要基于相应的产业或领域信息化改造的基础之上,目前来看,国内多个产业领域的信息化土壤上仍不成熟,因此,适合区块链技术大规模落地应用的领域并不多。

第四,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研发更偏重于对效率的考量,与风险防范相关的应用研发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因而存在较大缺位。如图4所示,此次疫情防控中,有推出或计划推出的应用中,超过九成并非企业原先规划中的业务,大多数是基于原先业务改造(66.67%)或是临时开发(25%)。可见,真正适用于防疫抗疫或者是服务于公共事件风险防范的应用,并不在大多数企业们的技术研发规划中。

第五,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虽然得到来自中央层面的肯定,但要将区块链技术与具体的场景相结合,推动应用落地的成本依然很高,在缺少买单人的情况下,大部分中小型区块链企业都有成本压力,因而对行业发展推动也带来一定的延滞影响。

四、疫情之下,区块链行业酝酿着哪些新机会?

疫情防控过程暴露出了我国在公共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提升的地方,其中,信息流通共享不畅、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问题最为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需像区块链这样一种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的技术。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数字账本,适用于实现信任构建,信息共享,多主体协作,信息溯源等功能需求,在降低信任成本,提升社会运转效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挥空间。

如上文所述,此次疫情防控中,区块链技术应用主要在以下四个领域:疫情数据监测、金融、慈善和医疗,区块链的业务机遇正在不断涌现,特别是非接触式的、增加公共服务效率的、促进精细化管理等场景,对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正在增多。

(一)区块链行业的业务机遇

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企业认为,疫情为区块链行业带来的业务机遇主要在公共预警系统(86.96%),其次是物资溯源(65.22%)和舆情监控(65.22%),身份信息登记(52.17%)和金融服务(39.13%)也被看好。在这几类应用中,区块链技术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数据上链,以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为主进行的数据可信背书。 

图5:疫情为区块链行业带来的业务机遇

1、公共预警系统:及时快速掌控疫情动态

目前的我国的传染病自动预警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国家传染病监测中心数据库与自动预警系统。相关资料显示,该预警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39种传染病数据的汇聚和监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暴露了当前国家的疫情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疫情信息数据上报效率低,不同医院、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孤岛普遍存在,由于数据信息源采集录入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数据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疫情预警不及时、相应预防措施不到位,从而加剧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

声音 | 长江商学院曹辉宁:没有币的区块链就是一个软件服务:长江商学院金融系主任曹辉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币的区块链就是一个软件服务。通证对于区块链来讲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社区中的人能不能获益。”区块链技术本身可以使交易变得更安全,解决信任问题。但其认为中国的银行并不需要这些,中央银行本质上不需要技术去背书信用,它本身就是被人信任的。”此外,他表示并不看好“无币区块链”。现在所谓的无币区块链很容易陷入“为区块链而区块链”的误区中,“区块链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的,要在“不信任”的环境下应用。(链得得)[2019/3/30]

经过这次疫情,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各界也认识到建设一个高效的疫情预警系统的重要性,而区块链技术在打通医疗机构间数据孤岛,实现医疗信息数据共享,提升疫情信息传达效率等方面能起的作用也被广泛关注,包括政府、高校、区块链企业等都积极试水相关应用。

与公共预警系统相关的应用包括疫情防控数据采集、监测和管控类平台,疫情中已有一些区块链企业推出相关的应用,如表1中提及的新大陆和迅雷推出的“疫情防控数据管控区块链系统”、链飞科技推出的“区块链疫情监测平台”。这些应用都是利用区块链分布式、不可篡改等特性,通过采集各级信息,将数据上链存证,打通信息交流和调用的各个关卡,实现了数据追踪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2、物资溯源:从源头开始的全链条跟进追踪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相关的信息公开不到位和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慈善物资与资金没有被及时送到前线,对疫情防治和一线医护人员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医疗物资、防护物资出现供给不到位的情况,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售卖起了假货,坊间出现了包括医疗物品在内的造假现象,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实现物资捐赠或生产售卖全流程信息的透明共享、高效传递。而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建立物资溯源系统,既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又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也可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慈善物资溯源系统能够实现捐赠物资的溯源追踪,也方便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物资调配工作,及时补给给需要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可信系统的搭建,能从技术高度消弭社会对慈善事业存在的负面认知,能让慈善机构更好地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在应对物品造假方面,利用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的特征,将药品、物品的制造商、批发商、终端销售等各级信息登记在溯源系统,在审计和跟踪库存上实现信息公开透明,确保物资的合规安全。药品物品的质量安全,关涉民众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供给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也是一个日益向上发展的国家所亟需的基础设施。

目前,行业里已推出相关的应用包括支付宝、蚂蚁区块链、CityDo推出的防疫物资信息服务平台,趣链科技和雄安集团推出的慈善捐赠溯源平台——善踪。以善踪为例,借助区块链的技术特点,该平台将捐赠信息上链,一旦发布将不可篡改、删除,为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

3、舆情监控:构建真实可信的舆情监控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互联网从信息传播平台转变为意见交流平台,网络成为了舆论生成、传播和交锋的主阵地,当下几乎所有的重大舆情事件均因互联网的传播而不断放大。

在此次疫情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从各地政府防控措施,到口罩物资等相关信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虚假消息,诸如“2019-nCoV基因片段存在人工编辑痕迹”、“服用双黄连可抑制新型肺炎”等“传闻”刷屏。这对于疫情的防控及民众生活都产生负面影响,后一传闻更是在多个地区引起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的情况。后续,相关监管部门虽对此类不实信息进行了辟谣,甚至采取了法律措施进行威慑,但此类现象屡禁不止。 

通过疫情,舆情监控系统的不足被进一步放大。目前,我国的舆情监测系统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溯源追踪,也无法让群众自行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及时有效的验证。

而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溯源、难以篡改和多节点辅助验证等特点,可以打造一个可信且有约束力的舆情监管体系。这一监管体系具有信息节点多元化、传播过程不可逆等特点,能够实现对舆情信息的准确追踪,提高舆情研判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区块链技术为舆情监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成为了区块链企业眼中的新机会。

4、身份信息登记: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身份信息管理

公开、透明和真实的信息对社会的有效运行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重大灾难和突发事件面前,人们更加认识到信息透明、真实的重要性。

疫情期间,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蔓延,需对确诊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等的相关身份信息和详细活动轨迹进行公开。如果某些环节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相关人员身份信息泄露。

为防控疫情,各地对居民小区采取也封闭式管理,对进出入人员进行管控和排查登记。此外,随着各地的复工复产,“上班族”进入了工作状态,进出办公大楼的人员逐渐增多,为及时排查疫情,进出办公楼通常也需要进行登记,填报相关健康信息。在信息登记过程中,不仅存在登记效率低、人员集聚,容易发生接触感染的风险,同时,存在信息泄露、填报错误信息和“走后门”出入的问题。

信息泄露、造假等问题一直是国家在进行信息保护相关工作时面临的一大难题,此次疫情将这一问题进一步放大,让公众进一步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身份管理系统,通过将相关人员信息统一登记和上链,可追踪人员活动轨迹,实现准确定位。利用分布式身份标识和零知识证明技术,在确保身份信息可信的同时,还能避免数据泄露,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二)区块链企业在行动

面对这些新的业务机遇,区块链企业都表现出了快速的响应能力,调研结果显示,65%的区块链企业对短期战略进行了调整,调整内容主要体现在配合防疫工作推出相关应用,以及对新出现的业务机遇的跟进。

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企业占比约22%,其中,部分企业在业务影响方面的信息反馈显示,该企业预估上半年业务量因会疫情而出现较大提升,带来增长的主要是线上业务。

另有13%的企业表示公司战略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做调整,不过疫情发展演变也给他们带来了业务方面的启发,之后会在推进公司原有发展规划的情况下,关注新机遇,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图6:新冠肺炎对区块链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综合调研访谈信息,更多企业倾向于认同,疫情带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这一两个月内,长期来看,与行业相关的政策和方向,都会按着原先预期的往前推进。

五、疫情洗礼后,区块链产业走向如何?

不可否认,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仍存在诸多待解难题,但行业的机遇也在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疫情的催化之下,区块链技术在公共事务管理、社会服务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的价值得到彰显。行业观点认为,无论有无疫情,区块链都应该发展技术创新、实体结合、助力社会治理、布局新经济。

身处新兴科技领域,区块链企业们都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虽然眼下疫情还未得到完全的遏制,但社会运行秩序在逐步恢复。区块链行业由于受到的冲击较小,其逆势前进的步伐也较更多行业要快一些。展望2020年,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趋势被普遍看好。综合调研访谈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三方面的行业趋势展望: 

(一)疫情加快社会数字化建设进程,区块链赋能产业将加速

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普遍增多,在智慧城市发展、国家传染病预警系统升级、慈善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产生的需求,都是未来区块链应用的重要场景。在我国,数字化转型是近几年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都在提倡的口号,相应的转型行动也在推进。但客观来说,于很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更多地是一个加分项而尚未成为发展的必选项,数字科技的应用在很多企业中尚没有涉及核心业务,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的不少问题也验证了这一点。此外,政务部门的数字化转型也存在诸多不理想的地方。

疫情的发生将推动政府、企业更主动地拥抱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将更受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将会加快,相应的理念也将因为此次疫情而有所改变,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会更注重公共风险管控、治理方面的技术应用和设施。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社会的基础性和系统性设施,2020年有望在金融、供应链、政务等多个垂直领域规模化落地。

(二)区块链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一门集成应用,集合了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点对点传输等多种技术,在服务于社会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也呈现出与其他新兴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的融合发展趋势,不同技术的融合能更好补齐彼此的短板,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在2019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多项区块链相关政策中都提及要积极推动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

以物联网为例,潜力巨大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设备安全、个人隐私、架构僵化、通信兼容和多主体协同等方面的痛点,而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则能够很好地帮助物联网实现运维成本降低、隐私保护、跨主体协作等功能目标。目前,国际上的物联网龙头企业也纷纷在布局区块链技术,相关的行业标准也在陆续推出,其中,在2017年3月,中国国联通联合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成立了全球首个物联网区块链标准项目,该项目定义了去中心化的可信物联网服务平台框架。

(三)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助推行业进一步走向正规化

自1024讲话以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面向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都在密集出台,进入2020年,相关政策的推出力度有增无减。1月份,国家层面的区块链扶持政策有11条,政策推出主体包括了从国务院、央行、银保监会到司法部、商务部等部门。2月份,中央及各地区块链政策涉及区块链+农业、服务业、保理业务等领域,截止2月底,有22个省市将区块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疫情过后,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领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大规模地应用,相关扶持政策也会随之而来。与行业发展相对应的,监管法规也会更加完善,从而推动行业进一步走向正规化。

零壹智库:《科技抗“疫”:100个科技应用案例》,作者:赵静,杨雅,陈成。

《区块链技术如何完善传染病预警系统?》,作者:章晓洪,黄文礼,兰成,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

《区块链+物联网融合过程任重道远》,作者:蒋雅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93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