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何宝宏:区块链项目平均寿命1.22年,只有8%在维护

近日,在贵阳举行的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之国际金融科技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做报告分享时提到,目前全球有8万多个区块链项目,但只有8%的项目有人在维护,平均寿命为1.22年。自2008年区块链发明以来,全球已有8万个区块链项目启动。德勤在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区块链技术变革:来自GitHub平台的见解》中提到:2016和2017年两年,GitHub上创建了超过50,000个与区块链相关的项目;相比之下,2015年创建的项目不到15,000个。何宝宏表示,“项目出现的速度很快,但也很快就死了。”此前,德勤报告也表明:在GitHub上区块链项目的现实情况是,多数项目被放弃或者没有达到较大的规模。单纯依靠开源社区的区块链项目在未找到合适的土壤盲目落地,很容易陷入死亡的命运。报告认为区块链项目失败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个人用户开发的项目往往寿命更短,且是独立开发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而非创建多个应用的基础库。作为个人用户,他们更倾向于修改、开发、设计原型,而这些设计通常不会获得很高关注度。项目贡献的集中程度。死亡率高的项目大多是一个开发者包揽几乎所有内容产出的项目。而基本上,一个项目也只有一个开发者,所以他对这个项目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分散或者打断。另一方面,多数存活下来的项目往往会有多个开发者,其中一名为主要推动者。基本上,多数组织项目的推动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有着高复制量的项目也往往可以存活下来,而复制量少或基本没有复制的项目容易死亡。此外,项目的复制版本如果没有新的开发者介入的话同样也会死亡。何宝宏分享时提到,“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地的政府正在加快努力建立统一的标准,以帮助区块链项目实现实际应用。“据报道,我国已着手建立区块链技术国家标准,以顶层设计推动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预计最快将于2019年底完成;荷兰已将区块链正式写入国家议程,该议程将为这项技术提供数百万欧元的科学研究资金;澳大利亚政府已从其联邦预算拨款70万澳元给其数字化转型机构,以研究政府服务中的区块链应用。目前,国内官方机构仍然积极参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研究。5月1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部还颁布了针对26种加密货币资产所做的官方评级。从何宝宏的言论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官方在区块链项目上的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的。他提到“我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可验证的区块链项目,近200家私营企业表示有兴趣加入”,并认为“这将有助于区块链技术和行业变得更加透明和开放。”

信通院何宝宏: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近日在《读懂区块链》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区块链整体功能架构正在为技术创新迭代奠定坚实基础。区块链技术演进将会在以加密算法、对等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账本存储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层面不断优化完善,同时在区块链互联互通、安全、可控以及持续提升性能、扩展规模等方便持续演进。未来,随着业务场景的多元化,区块链的技术生态将会得到进一步丰富。他指出,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大致可分为四大场景,分别是生产协同、流通管理、产融管理、数字金融。“整体来看,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除了产融对接场景相对成熟,其他大部分场景还处于落地和试点阶段。后续,业界需要持续优化,扩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人民邮电报社)[2020/12/8 14:33:59]

声音 | 信通院何宝宏:公有链和联盟链的架构模式开始走向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今日在微博表示,随着应用场景趋于复杂,公有链和联盟链的架构模式开始走向融合:以面向大众的公有链做基础设施,通过隔离和加密等手段,面向企业构建基于公有链的联盟链。这种模式与业界之前的虚拟专用服务器(VPS)、虚拟专用网(VPN)、虚拟专用数据库(VPD)和虚拟专用云(VPC)等非常相像,因此可以称为“虚拟专用链(VPB)”。业界宣称“没人能够控制一个区块链”,而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在区块链系统的规则下,没有人能控制你什么时候、与什么人做交易”。只有在区块链的手掌心里,你才可以放飞自由。 ????[2018/9/24]

何宝宏:区块链可以弥补当前互联网传播效能不高的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区块链会弥补当前互联网传播效能不高的问题,但它不可能颠覆互联网,更不可能颠覆世界。[2018/5/1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96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