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关于价值存储的网络效应

编者按:本文来自蓝狐笔记,作者:KYLESAMANI,由“蓝狐笔记”社群“李熙和”翻译。,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前言:由于开源的特性,加密世界的项目的护城河更多来自于网络效应方面。而如果从整个大进程来看,目前整个加密货币还处于极其早期的阶段,还没有呈现出真正的网络效应,也没有真正的无可争议的霸主,因为就算是比特币也只有几千万人口的用户,不到全球人口的1%,那么现在整个估值是不是具有持续性,这一点就需要观察了。经常更新观念,用未来回望现在,而不是用现在断定未来。

比特币具有网络效应。很多加密货币的布道者都强调:比特币的网络效应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超级比特币化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并不完全正确。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网络效应并不像很多人强调的那样。网络效应是微妙且常被误解的。

这篇文章会探索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和数字现金的网络效应,同时也会探讨比特币其他有较强竞争力的护城河,虽然这些护城河没有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的基础

网络效应是一种新的属性,它在以下情况出现:

一个产品或者一种服务随着被更多人使用,对其现有使用者的价值也会随之变得更高。

有几种不同的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采用度的增加直接导致价值增加。

!webp\"data-img-size-val=\"1080,308\"\u002F\\>

直接网络效应会奏效是因为随着底层产品或服务被采纳,现有的使用者通过与新增加的使用者互动而获得了更多选择。几乎所有的闭环通讯网络都表现出这一种网络效应,包括基于网络的服务,比如Facebook或者Whatsapp.

Acala关于恢复运营的第一阶段投票已启动,当前支持率为100%:9月25日消息,Acala关于恢复运营的第一阶段投票现已启动,如果投票通过,流动性提供者们将可以在区块高度1939200后(预计发生在9月26日)提取流动性。投票页面显示,当前该投票的支持率为100%。

此前消息,Acala计划分阶段启动Acala网络,第一阶段将使流动性提供者们能够从资金池中提取流动性,第二阶段将启用除预言机之外的其余功能,第三阶段将启用预言机。[2022/9/25 7:19:45]

间接网络效应——产品使用率的提高激发了副产品的诞生,而这些副产品往往能够进一步提高原始产品的价值。操作系统(OS)就是最著名的具有间接网络效应的产品。应用开发者被操作系统吸引,因此使用该系统开发应用,从而吸引消费者;通过为一个既有的操作系统开发应用,操作系统本身也对新用户变得更具吸引力,对未来的应用开发人员来说则有了更大的市场。

双向网络效应——部分用户使用率的增加也会增加对另外一部分用户的价值,反之亦然。一些著名的例子包括eBay,Uber,Lyft,AirBnB以及Amazon的市场商业模型。在这些网络中,消费者会受益于更多的选择,以及更多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些现象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而更多消费者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供应商。

数据网络效应——由机器学习驱动的产品,会随着所获取的数据增多变得更智能。数据网络效应出现在现代大多数基于云端技术的应用,不过根据应用场景和复杂度这种效应的强度会有很大不同。

量化网络效应强度

测量网络效应的准确强度是十分困难的。它不是一门准确的科学。

MXC抹茶关于恢复DNA充提功能:MXC抹茶发布公告,DNA主网切换已完成,MXC抹茶现已恢复DNA的充值和提现功能。

所有MXC抹茶的DNA etp版本资产都已直接转换为DNA主网资产并且将不再支持DNA etp版本资产的充提,用户可去充值界面生成新的主网充值地址进行充值。[2020/11/25 22:06:38]

因为系统内新增用户带来的边际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准确量化是十分困难的。比如:我很多朋友都已经开始在过去的几年里删除他们的Facebook档案了。但Facebook在当下对我的用处可能和三年前一样。那流失的5%甚至10%的Facebook好友对我的Facebook使用体验造成的影响甚微,因为我仍然有500个好友在使用Facebook。

据说,一个具有网络效应的商业能被梅特卡夫定律量化。梅特卡夫定律声称:网络的价值和用户量的平方成正比。为了可读性,我们可以说一个遵守梅特卡夫定律的商业有n2的网络效应

自从梅特卡夫提出网络的估值模型起,它就遭受了彻底地反驳。目前并没有在整个增长周期内一直遵循n2的网络。而且,最初得出n2假设的前提是网络内的所有节点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因此,相比n2,大多数网络的网络效应更接近n*log(n).

显然这种估值比n2要更合理,但是即使n*log(n)也是一个永久的超线性曲线。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是,不仅网络中的节点具有不同的价值,而且在经过一个临界点之后,系统中边际节点的价值开始下降。

现实中,S型曲线比n2或n*log(n)更能代表网络效应。

!webp\"data-img-size-val=\"525,308\"\u002F\\>

动态 | Coinbase关于门罗币以及ASIC算法的研究遭到社区异议:金色财经报道,Coinbase最近发文“ Coinbase如何看待PoW安全性”,遭到门罗币社区异议。文章提出两个观点:1. 挖矿操作是特定币种挖矿硬件的主要应用,这是安全特性;2. ASIC友好算法将改善制造和所有权多样性。后者提到,ASIC抗性算法增加进入挖矿硬件市场的障碍。“这种抵制导致挖矿硬件制造业更集中,而这是选择ASIC抗性算法希望避免的情况!相反,目标应该是选择廉价且易于制造ASIC的算法。”文章称,“开发人员选择ASIC抗性算法时,他们为芯片开发人员提供了有竞争力的护城河,最终将为其算法构建ASIC。”文章引用关于门罗币持续六个月调整算法的案例,并评论称这种策略“可能会产生比矿业公司集中化更严重的风险。”该文章遭到Reddit门罗币社区的抨击。社区管理员dEBRUYNE指出,六个月升级的策略虽然“是有效的批评”,但自3月以来实际上已“过时”,因为RandomX升级指日可待。“这一说法是对挖矿性质的根本误解。挖矿遵循幂律,这意味着无论算法如何,一小群挖矿者将拥有大多数算力(想想80/20规则)。换言之,无论采用何种算法,都会存在大型和专业的矿场。“(AMBCrypto)[2019/11/11]

有很多案例分析都从经验上证明了S型曲线才是网络效应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苹果机能在90年代存活了下来的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聊天软件(Whatsapp,Telegram,FacebookMessenger,Signal等),为什么Lyft能够和Uber竞争,以及为什么有这么多垂直电商能和亚马逊竞争。

即使有这么明显的相反范例,为什么人们还总是在说网络效用服从n2或n*log(n)?因为在开始阶段时,很难将这三种曲线区分开:

fex发布关于XDAG通过第三方平台充值的通知:fex发布公告称,XDAG币种充值需要人工入账,近段时间出现大量用户通过第三方平台充值XDAG,因少于8位小数或小数位错误导致FEX平台无法核准入账,XDAG原路返回第三方平台也会无法入账。FEX平台为提升用户体验,减少用户损失,需通过第三方平台充值的用户(未到账)联系官方客服进行视频认证,并在24小时后由人工审核后入账。[2018/5/18]

!webp\"data-img-size-val=\"406,266\"\u002F\\>

只有在网络已经达到临界点后,也就是在曲线的右半边,三个模型才开始有明显的差别。n2继续非线性加速增长,n*log(n)也持续加速增长但增速相对缓慢。而S型曲线则随着网络经过某个饱和点由超线性增长转变为亚线性增长。

当然,并非所有网络都服从一样的S型曲线。也不是所有网络都服从于最佳网络效应的S型曲线。

有些网络效应从来没有真正实现像S型曲线左半边的指数式增长。有些网络效应则只在一开始服从log(n)的网络效应,这会使他们永远都处于亚线性增长,而跟S曲线不同,S型曲线一开始处于超线性增长。

大多数log(n)案例的网络效应都是有流动性可互换的商品交易。即使你非常激进的假设每一个新增加的用户都会增加日流动性,这些新增流动性的边际价值对于已有用户来说也是递减的。这一点即使在网络早期也是成立的。这一曲线从来不是超线性,它一直都是亚线性的。

让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案例:每个新用户交易某种可互换的商品都能使该商品的日流动性增加0.01%。

那么我们能得出:当有一百个用户时,日流动性是商品市值的1%。当有1,000个用户时,日流动性是市值的10%。当有10,000和10,0000用户时,这一数字达到100%和1000%。

K网国际站发布关于暂停IPC充提币服务的公告:因IPC官方进行换链升级,K网国际站将于新加坡时间(GMT+8)5月2日14:00暂停IPC充提币服务,恢复时间将以公告形式另行通知。[2018/4/28]

如果一个用户拥有被交易商品的0.1%,那么由边际用户提供的流动性的价值则呈递减。从技术上讲,随着用户数量和流动性的增加,滑点会减少,但是实际上边际流动性带来的好处会变得过低,这一效应将会对用户来说变得很难察觉。

给定的可互换资产的所有交易都有大约类似于log(n)的网络效应,其可视化如下:

!webp\"data-img-size-val=\"481,375\"\u002F\\>

有丰富的证据能证明这一点在经验上是正确的。如果可互换的商品交易的网络效应在任何时候是超线性的,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我们能观察到的是只要一个交易平台有些流动性——能达到市场领先者的流动性的一定比例——通常就能让自身成为一个可用的交易平台,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合理的流动性。

数字黄金的网络效应

数字黄金会展现出哪种网络效应?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用户使用数字黄金的机制。

数字黄金这样的价值存储媒介的目的是存储价值以备日后消费。除了数字黄金被转换为其他媒介时,它必须就在原地保持不变。这使它不会受到用户增加或者减少的影响。

当一名用户想要卖掉他们的数字黄金用以消费其他商品或者服务,TA需要有出售的途径:必须有人愿意购买数字黄金。这能够在专门进行可互换的数字黄金交易的交易所实现。

数字黄金的实用性是其流动性的函数。像之前讲到的,这意味着比特币的网络效应可以用log(n)来描述。

数字现金的网络效应

数字现金又展现出哪种网络效应?

数字现金的目的是同时用于价值存储和交换媒介。另外,数字现金还能成为记账单位。

数字现金的实用性大致来说是愿意接受数字现金作为商品和服务的支付媒介的商户数量的函数。

这展现出的是直接网络效应。愿意使用数字现金作为支付手段的人越多,现有用户就能和越多商户做生意。

所有主要的全球货币都在他们各自的司法辖区内展现出这种网络效应。因为商户和消费者必须在他们自己的司法辖区内用本地法币交税,他们也选择以当地的法币接收工资和收入。这就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网络效应,因为很少有人会愿意看到他们手中的货币在用于交税和消费时会遭遇剧烈的价格波动。

可以预料,这一网络效应服从S型曲线。最开始接受数字现金作为支付手段的50%商户的作用要远比后50%大得多。

价值存储VS实用性

比特币极大主义者们会认为上面的论述只是基于字面意义的。特别是,他们会认为“新用户当然会使比特币更有价值。他们会购买和持有比特币,毫无疑问会让比特币更有价值!流动性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从狭义上说这是对的,但是它忽略了一个十分有竞争力的事实:如果另一个东西成为了数字现金并实现了超线性网络效应呢?这是我说的更广泛的意义。流动性的亚线性网络效应单独是毫不相关的。但是如果有另一个东西取代比特币成为了有超线性网络效应的数字现金,而比特币仍然维持自身亚线性网络效应的数字黄金身份,那么比特币就会被超越。

在加密货币的圈子里,这一框架常常被称为“价值存储(SoV)与效用性的争论”。SoV的观点基于反馈:持有比特币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从而促使更多人持有。

当然,这种反馈也是跌宕起伏的。这就创造了过多的波动性,也产生了不稳定性,由此破坏了价值存储本身的目的。当价格只升不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相信价值存储假说。但当价格下降时,效用价值的基础价值则会产生一个底部价格。

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究竟处在加密货币多早期的阶段。全世界有70亿人,而拥有加密货币的人不到5000万。我们还处在不到全球饱和的1%。在一个什么功能都可以被复制的开源软件的世界里,获胜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快地实现网络效应。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效应的力量是如此重要。在数以亿计的用户中,这些好处以复利的形式不断迭代,在网络的最终价值上产生巨大的差异。

其他护城河

网络效应只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护城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护城河。

另一个比特币极大主义者们信奉的护城河是“品牌效应”和第三方生态系统集成,比如交易平台、ATM、其他金融产品以及硬件和手机端钱包等等。

为了探索这些护城河的威力,我会将比特币与以太坊作比较。这不是说以太坊有可能会取代比特币,只是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可以仅在启动三年内就能达成多大的成长。

品牌效应的优势确实不可忽略。比特币一直都是加密货币的领导者。但是认为品牌效应是不可动摇的,这显然是错误的。没有什么品牌是不可动摇的。

虽然并不存在一个好的方法在将一个像比特币这样的开源且无须许可的品牌价值量化,但是我们可以用GoogleTrend作为一个粗略的测量工具。

!webp\"data-img-size-val=\"1080,381\"\u002F\\>

图中比特币为蓝色,以太坊为红色。在两者差别最大的时候,比特币的搜索频次大概是以太坊的11倍。今天,这个差别是8倍。考虑到这个领域的不稳定和快速演变的特性,这一领导地位可能在几年之内就被抹除。

那么第三方系统的整合呢?在这一点上,以太坊可以和比特币媲美:

交易平台——所有的主要交易平台都支持比特币和以太坊与法币的交易

硬件钱包——所有的主流硬件钱包都支持比特币和以太坊

ATM——据我所知,所有的加密货币ATM都支持两者。

手机端钱包——比特币和以太坊都在IOS和安卓上有大量的钱包应用。

其他金融产品——比特币在CME,CBOE和NASDAQ期货方面领先,但是考虑到以太坊的发展轨迹,在24个月之内追赶上比特币看起来合情合理。

再次重申,这里观点不是说以太坊一定会取代比特币,而是第三方系统整合的优势并非不可超越。

结论

网络效应和其他有竞争力的护城河在很大程度上被误解了。和很多人认为的相反,并不存在服从n2的网络效应,事实上很多网络效应服从log(n),特别是可互换资产交易。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会服从亚线性的log(n)网络效应,而如果比特币作为数字现金则会在小于1%到50%全球人口的采用阶段服从超线性增长。而最终成为主要价值存储媒介的加密货币在其增长过程中将毫无疑问需要展示出超线性的网络效应。

此外,其他有竞争力的护城河,诸如品牌效应和生态集成方面,并未随着规模增长而展现出更高的回报,而且很容易被有超线性网络效应的竞争对手所超越。我们有丰富的证据可以证实这一点的正确性。

争夺加密货币霸主地位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在所有网络效应曲线最开始1%的阶段,差异性难以分辨。人们很容易在网络效应还未发挥作用的阶段就使用它进行估值。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0:78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