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亚科斯和布拉默做了一个实验。他俩先让实验对象花100美元,买了密歇根滑雪之旅的票,然后过了几天之后告诉他们,其实威斯康星滑雪之旅要好玩有趣得多,而且票价只要50美元。于是,这些实验对象又去买了威斯康星的票。又过了几天,教授告诉他们:“这两次滑雪之旅的时间撞到了一起,你们只能选一个”。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了票钱更贵的那个,而不是更好玩更有趣的那个。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选100美元这个,只损失了50美元;但如果选50美元这个,则会损失100美元。这就是著名的“损失憎恶”的理论:人们面对收益和损失时,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亚科斯教授最后总结说:“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为不甘心,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时止损的原因。”其实,币圈中90%的亏损、爆仓,都是因为喜欢死扛,所以只有少部分人懂得及时止损,而我就是少部分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一:要会设付费的小密圈,老师直播带单都会说:“带个止损进场问题不大”、“xx点位是止损点位”、“这个现在可以考虑止损”;追随的行业大佬,投资心得都会写:“止损是一个交易者最后的自我救赎机会”、“永远不要没设定止损就开始一笔交易”、“止损永远是对的,错了也对”。我想说的是,以上他们说的这些全TMD是对的,并且应该被牢牢记住。但这些说了等于白说,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要设止损,大家不知道的是如何去设立止损?设的近了,说明无力。是对此段行情的无力掌握,是对本次交易的不自信;设的远了,说明太傻。止损止的是避免更大的亏损,而这是在扩大已经亏损部分;设定百分比的止损,那全TM是放屁。我是没见过到了百分比就采取止损的,反而见到的是:会进入一层让自己纠结且分析是毫无逻辑的状态之中;同时,会不断的去市场寻找和自己想法一样的言论、结论;那些平时从不会点开公众号在此刻就像救命稻草一样,不断被点开,历史文章不断被翻看。说实话,我来这个市场是为了赚钱的,不是为了来守纪律的;我但凡能自律,就不至于来这里赚钱,而是来这里割韭菜了。来看一组简单的数字:A每周都可以固定的赚到2000元,B每周都可以固定的赚到20000元,两人都参与投资市场。A的止损设立在2000元,合理,因为只需要一周,即可赚回已经亏损的部分;B的止损设立在20000元,合理,因为同样也只需要一周;而A的止损设立在20000元,就明显的不合理,因为需要太长的周期才能赚回已经亏损的部分;而B的止损设立在2000元,也不合理,因为可能错过更大的盈利空间。所以,止损止的并不是点位,而止的是你自己对资金掌控能力。即当亏损接近或者已经超越时你对资金的掌控力度时,就是最好的止损位。学会设止损,其实是学会了解自己的能力,学会记录自己的财务状况,是学会合理的管控资金。
证券日报:存在借“元宇宙”挖矿炒币的不法现象:11月19日消息,据《证券日报》报道,在记者卧底的多个超1800名成员的所谓与元宇宙相关的QQ群里看到,大家讨论元宇宙技术及培训几乎没有,多数是在探讨如何炒虚拟币、如何挖矿。更有一个胆大的QQ群,甚至发布了项目白皮书。记者在该白皮书愿景一栏中看到:某101立志打造元宇宙与NFT相辅相成的新型币圈模式,以艺术为主,打造NFT游戏板块与金融理财相结合的新型价值理念等。
世界经合组织区块链政策专委会专家王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市面上较多的所谓元宇宙概念鱼目混珠,甚至还有一些币圈企业改头换面,投资、培训类企业更是‘换汤不换药’。把自己熟悉的体系,区块链、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一股脑打包,嵌套一些投资项目和品牌宣传等。因此,消费者必须睁大眼睛以防上当。[2021/11/19 22:03:45]
人民网刊登题为《比特币属高风险资产不提倡年轻人加杠杆炒币》的文章:1月5日消息,人民网财经版块刊登来自中国青年报的题为《比特币属高风险资产不提倡年轻人加杠杆“炒币”》的文章。
文章指出,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许多机构投资者入局,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币价乘势上涨。当比特币价格突破2万美元大关后,大量投资者开始涌入加密货币市场,一度造成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所出现卡顿或宕机现象,甚至有一些投资者使用信用卡或贷款来炒币。比特币价格的加速上涨,必然会形成较大的泡沫,尤其需要注意风险。年轻的普通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正确认识到比特币属于高风险类资产,而不是避险资产,价格波动极大,因此不要轻易加高杠杆,否则会进一步放大投资风险。[2021/1/5 16:28:04]
英国一家医院提供“炒币瘾”治疗课程:苏格兰皮布尔斯郡(Peeblesshire)的克雷格城堡(Castle Craig)医院开设了一个“加密成瘾者”的住院治疗课程,以帮助成瘾者解决潜在的问题,并学习如何在不炒币的情况下生活。[2018/5/2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