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稳定币 DAI 的数据可视化

编者按:本文来自以太坊爱好者,作者:ChristianSeberino&DanningSui,翻译&校对:安仔Clint&阿剑,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本文利用统计学手段,从供应增长、资产流动性、借贷需求以及价格波动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稳定币DAI。借助数据和图表,我们观察到了Defi用户由系统激励而自发形成的行为模式。DAI的供应量增长情况

下图表明,自2017年10月发布以来,DAI的代币供应量不断增长,现已直逼1亿大关。在2019年3月19日,DAI流通量达到最大,触及最高点95,451,247。目前DAI的流通量在8400万上下浮动

-Fig.DAI供应量随时间变化-目前DAI的最大持有人为Compound合约,约占总供应量17.11%。第二大持有人为dYdX合约,约占总供应量的3.74%。Maker自己的Eth2Dai合约排在榜单的第十位。

算法稳定币今日平均涨幅为0.86%:金色财经行情显示,算法稳定币今日平均涨幅为0.86%。8个币种中4个上涨,4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BAC(+8.51%)、ONS(+7.82%)、AMPL(+0.31%)。领跌币种为:BAGS(-5.73%)、MITH(-2.20%)、LUNA(-1.77%)。[2021/10/17 20:35:38]

-Fig.所有DAI持有者的饼图-下表显示了排名前十的DAI巨鲸及他们持有的DAI总量:

-表——排名前十的DAI持有人-DAI在各DeFi产品中的利用

下图显示了过去6个月以来DAI在不同出借平台的日借入量:

-Fig.出借平台间DAI的日借入量-注意,上图明确用颜色区别了不同应用,并没有将量都叠加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MakerDAO作为蓝色区域,自始至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六月底和九月中旬触及最高点,达到了约430万DAI的日出借量。五月初Compound将自己的协议迁移到了新版本,在这里我们只引用了Compoundv2版协议的数据。可以从分区图看到,橙色区域一直在和粉色区域交替占据第二名的位置,各自都在最高峰达到约300万的日借入量。我们同样可以看到NUONetwork和bZx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表中前1/4的区域,NUONetwork发布了他们的新平台并迅速获取了一大批流量。bZx的借入量则从六月开始迅速增长。下图对比了上面提到的DeFi项目之间的月度出借行为活跃度。其中dYdX六个月以来DAI出借量的发展令人瞩目:我们通过所收集的数据发现,自八月份以来dYdX的DAI出借量在10月17号首次超过了MakerDAO。在十月,dYdX上用户的DAI借出量几乎占到了所有主流出借平台的一半。

以太坊上稳定币发行量达798.4亿美元: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以太坊上稳定币发行量达798.4亿美元。排名前三的分别是:USDT(319.1亿美元),USDC(256.86亿美元),BUSD(121.9亿美元),DAI(56.89亿美元),TUSD(10.9亿美元)。[2021/8/23 22:30:35]

-Fig.主流出借平台的DAI借出量市场份额占比-DAI在各DEX上的流动性

下面的图表展示了多个主流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日交易活动量。可以看到OasisDEX处于遥遥领先的主导地位,该交易所是从MakerDAO系统中衍生出来的。根据月度交易量排名,位于第二名的是Uniswap,第三名是Kyber,紧接着是RadarRelay。

-Fig.主流DEX的DAI交易量市场份额占比-注意,在这里我们没有列出0x协议,因为0x协议是很多中继类DEX的底层协议,在图中加入会导致交易量的重复。0x协议大部分的交易量都已经体现在了RadarRelay中,二者的形状十分接近。对于dYdX我们采用了一样的做法,因为它直接使用了OasisDex的Eth2Dai作为兑换市场,为了避免总交易量的比例超过100%,我们将dYdX的交易量纳入了OasisDex下。dYdX上实际的DAI交易量大小位于Uniswap和Kyber之间,在六月份达到月度交易量的最高点,约为1790万。总的来说,根据上面提到的DEX交易数据可以看到,自今年年初以来DAI的交易量不断攀升,在七月达到9000万DAI的月交易量最高点,随后腰斩了50%。通过梳理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DAI金融生态系统的自治生命周期。下面时间序列图中各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则展示了DAI如何通过用户的激励驱使行为来维持稳定:“Dai通过经济激励来调节供需关系。当Dai的价格高于1美金时,任何人都能创造Dai然后以超过它原本价值的价格出售。这样一来,市场上Dai的供应增加,使得它的价格最终回落到1美金。同样的,当Dai的价格低于1美金时,用户能以更便宜的费率偿还系统中的账务,他们以低于1美金的价格购入Dai,然后按1Dai1美金的固定费率偿还债务。用于偿还债务的Dai最终会被销毁,使得Dai的供应量降低,价格升高。

OKCoin允许用户存入稳定币以投资于DeFi:金色财经报道,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加密货币交易所OKCoin已允许用户通过其网站投资DeFi应用程序,而无需支付gas费。用户可以通过将稳定币存入Curve、Yearn Finance和Compound协议来获得收益。 OKCoin表示将合并交易,以便可以批量向协议发送大量稳定币,从而保持较低的gas费。[2020/12/17 15:26:41]

-Fig.2019年DAI价格对照供应量、交易量、借出量-在2月初,Dai的价格开始略有波动,潜在解释了随后几天借入/出借量的增长——在2月24号,DeFi用户在一天之内借入了433万DAI,导致当天供应表折线翻蓝,;那天累计生成了8801万的DAI。像这样供应量的迅速增长随后导致了四月初Dai的贬值,我们能从表中读到-6.54%的价格下降,潜在解释了后续交易量和借入量的上升——当DAI贬值时,借款人和交易者能以更低的成本持有DAI。很难推断出这些变量变化的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总是相互影响,并且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交叉干预。不过可以肯定,它们之间有着同相的共振关系并且关联紧密。DAI的价格波动—稳定币真的稳定吗?

Equilibrium的美元稳定币将集成至Moonbeam:金色财经报道,跨链DeFi借贷协议Equilibrium宣布,将把其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集成到波卡项目Moonbeam。[2020/12/15 15:11:12]

上面我们可以看到DAI价格很大程度上受用户行为的影响,因此大家可能很自然的提出一个问题:DAI真的稳定吗?我们接下来会进行beta分析,将DAI和其他的稳定币对比,评估其风险。回归定义,DAI这样的稳定币是试图将价值与其它资产关联的数字货币。将价和1.00美金锚定的稳定币包括DAI、TrueUSD、USDCoin、Tether以及GeminiDollar。下图展示了过去12个月以来多个稳定币的价格变化:

-Fig.价格表&过去12个月以来各稳定币的价格比例波动表现-从下表可以看到,这些稳定币价格的均值都在1.00美金附近,其中DAI的均值最接近1.00美金。它们的方差都并不大,其中USDC的方差最小:

USDJ将弥补波场TRON生态中去中心化稳定币关键一环:据最新消息显示,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表示:“很多人不明白,USDJ与JST本质不是在稳定币市场上与其他稳定币竞争,而是要补足波场生态缺乏去中心化稳定币这一关键一环。虽然波场上USDT生态已经日臻强大,但去中心化稳定币就如同生态系统的一个生态位,是必须补足的。USDJ与JST的价值会随着波场生态的发展,慢慢展现出来。”JUST是一个去中心化借贷平台,目前用户可在JUST的CDP平台中抵押TRX以生成与美元1:1锚定的去中心化稳定币USDJ,JST则用于支付借贷利息及平台治理以及区块链上的其他功能。[2020/4/9]

-表——价格的均值和方差-在上表中我们也加入了ETH和BTC的统计数据作为主流数字货币的对照。其中方差通过N-1进行了归一化。和数字货币市场中的其它货币相比,稳定币不应该有巨大的价格波动。衡量稳定币价格波动性的又一手段为β分析,建立它和主流数字货币市场的β价值关系,并相互对比。下表展示了几个主流稳定币与比特币、以太币建立的β值:

-表——稳定币对照ETH/BTC的β系数-代币对于自身的β系数值为1。在股票市场的实践分析中,这个1是评估风险的临界值:当β>1时,意味着这支股票波动性大于市场基准。这个系数同样可以解释为对市场的变化较为敏感。比方说,当市场升温时,这支股票可能受到巨大的影响,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当然也隐含着更大的风险。当β=1时,二者具有一样的波动性。当0<β<1时,这支股票不易受市场的趋势变化影响。通常来说股票和市场具有正向的关联性,即β系数通常是正数。然而这个值也有可能为负数,此时,股票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下跌而上涨。对于上述5个稳定币,我们能看到它们β系数的绝对值都小于0.1,意味着它们都要比ETH和BTC更为稳定,受数字货币市场的趋势影响更小。在附录中,我们也附加了一张表来对比其它主流货币的β系数。在这些稳定币中,USDC和TUSD有着最小的β系数,并且与以太坊和比特币有着负的关联性,这表示当市场不稳定时,这些代币充当了“价值存储”的角色:当ETH/BTC价格上涨时,用户倾向于出售TUSD/USDC进入市场;当市场行情转熊,用户则会将持有的数字货币换做TUSD/USDC,从而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贬值。附录

主流币在2017年基于60天时间窗口的β系数:

-表——其它主流币对照BTC的β系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31ms0-0:96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