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链闻ChainNews,撰文:WendyXiaoSchadeck,就职于风险投资公司Northzone,编译:孤鸟,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Web3.0」这个词曾一度让我非常困惑,因为它暗示着我们全力在构建一个「升级版」的网络,似乎有一个庞大的计划,一旦该计划完成,就会把所有的用户都转换到这个全新的网络上。这感觉就像是在预测未来,但是作为一个风险投资人,我并不太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相反,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仔细倾听建设者和用户的意见,不断地寻找各种讯息,并根据这些输入,用集思广益的方式,提出我们可能会看到的、世界未来会发生某些改变的一些「猜想」。
Web3.0时代技术生命周期应用曲线这是一个自下而上、不断进行迭代的过程,这些「猜想」往往也是矛盾的、动态的。但对我来说,Web3.0绝对不是单一的版本——相信这种想法会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吧。其实,当我把我们的投资理念嵌入这个新兴的主题时,我先将重点聚焦在一个基础原理上,那就是:底层基础设施,即协议,将会逐渐演变成为下一代网络范式的动力。在我看来,与中心化的公司相比,Web3.0在协调某些类型的工作方面更有效率,同时价值损耗也变得更少。当然,我们必须得承认,现在讨论任何关于最终用户价值的话题都有点为时过早。事实上,这一直以来都是Web3.0无法规避的一个问题:相较Web2.0时代的产品,Web3.0到底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哪些新的价值?诚然,这个领域的很多建设者最初都是被早期那些保护隐私、去中心化和自我主权等意识形态所吸引,有些人误以为这是价值取向。然而,对一般的终端用户来说,他们并不会因为这些原因而采用这些新技术。纵观过往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构建者进入这个生态系统,并让这个生态系统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一般来讲,技术创新的最大特点是它有能力通过增量复合的方式将一些孤立的点进行连接。很多有才华的构建者在修补,而更多有天分的构建者在上面「增砖添瓦」。近几年,我一直在密切关注Web3.0,同时也在研究Web2.0时代的一些延展,包括电子商务、大健康、金融科技以及和开发者工具等等。不过,在过去的半年中,我突然发现那些增长最快的Web2.0初创公司的价值主张,竟然是早期Web3.0初创公司「天生」就具备的。这些信号表明,互联网用户正在积极寻找的价值主张,在Web3.0协议中已经「整装待发」了。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我们正在「跨越鸿沟」,但至少,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了正在搭建中的「桥梁」。以下是到目前为止,我所发现的一些例子。社区产品
Citadel Securities ETF负责人:若加密ETF获批,将准备好为这些产品做市:6月7日消息,做市商巨头Citadel Securities的ETF负责人Kelly Brennan表示,如果加密ETF得到监管批准,将准备好为这些产品做市。(彭博社)[2022/6/8 4:09:28]
我们了解到,很多在Web2.0领域最成功的公司,都是那些因为社区而赢得了用户的认可。Peloton社区被记者称为粉丝们「Cultish」,很多铁杆粉丝以Peloton纹身为荣,这并非没有道理。
来源:https://www.cnbc.com/这些粉丝们热情四溢、全力支持但又相互进行竞争,在各个明星导师的带领下,形成了强大的产品效应,而且是远超前几代动感单车运动的那种狂热。现在,Peloton公司已经拥有140万付费用户,用户需一次性支付2245美元购买一台高级单车,现在也可以分期付款,每个月付58美元共分39个月还清。
跟Peloton一样,像Glossier、MongoDB,还有我们投资的公司Na-Kd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各自的社区,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各自的产品。社区对企业的帮助在于,社区能够提供功能性价值,比如内容生产、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客户支持、开源代码,以及更多的主观价值,像归属感、目标感和社会地位等等。在获得用户之后,社区也提供一个很好的留存机制。它可以让用户与其利益相关,公司跟用户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互动,同时为未来更多的盈利做铺垫。联合广场风投USV的RebeccaKaden对此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来自Flybridge的JeffBussgang也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将社区打造成为你的「护城河」》的文章。更重要的是,社区的这种规模效应是复合型的,对于那些想要上桌的「新玩家」来说,很难进行复制。Web3.0协议能够以一种Web2.0公司所不能的方式来为社区提供动力。很多社区难以扩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们往往依赖于一套晦涩难懂的规则,这些规则很难被定义、表达,甚至很难被执行。社区很可能会被一些不良的行为者带入歧途,如果社区的管理者不能迅速地纠正方向,其产品体验可能会永远「毁于一旦」。比如视频聊天的先驱者Chatroulette的产品就因为对少数「暴露狂」用户的节制速度不够快而毁掉了。此外,社区还面临着「公地悲剧」的问题,因为社区是一个公共性质的产品,一旦资源向所有人免费开放,它的利用效率就会变得非常低下,因为人们的行为「自私利己」。而Web3.0协议通过编纂和执行一系列规则来管理这些公共资源,可以让社区变得更强大,其规模化速度也更快。关于公地悲剧的理论及解决办法,可以参阅该文了解:重访开放社区治理难题:公地治理为何难以实现?具体而言,Web3.0协议可以让更多的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不断调整社区的激励机制,来明确界定群体活动的边界,让行为变得更加透明,并为解决各种争议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段。也许,通过协议来管理社区最有力的例子就是比特币社区本身,当然也有人将这些玩家描述为「异教徒」,当然也有很多人表示对比特币有一种「信仰」。以上讨论我们暂且搁置一边,不可否认的是,从整个网络的演变和部署规模的维度来看,比特币网络可以说是管理着全球的价值存储,或者说在比特币网络配置着全球数字货币共有的资源池。每一个社区成员为支持比特币项目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直接让整个社区的参与者受益,而社区成员的定义是任何拥有比特币的人。至少可以说,比特币社区为支持该协议做了很多事情,他们直接为该协议编写代码,比特币GitHub开源社区的用户参与度很高,可以与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开源项目比肩,要知道这些开源项目往往都是由世界上最顶级的互联网巨头在赞助,比如Google、微软等等。目前,去世界各地有无数在运转中「挖矿」硬件,全球的发电厂都在为比特币网络提供足够多的电力,从来保证100KPH/s的算力,据说比特币网络的耗电量已经与澳大利亚全国用的一样多。一些社区成员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们不断向公众「安利」比特币技术所带来的「福利」。比特币社区成员也用「HODL」和「最大化主义」等标签来强化他们「圈层」的文化。当然,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营销」自己。
Terra联合创始人 :如果这些监管机构真的想在全球范围内监管该行业,现有的规则就是行不通的:金色财经报道,根据最近的法庭文件,加密货币公司Terraform?Labs 及其联合创始人 Do Kwon起诉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上个月的一次区块链活动中,这位联合创始人收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传票。
在这方面,这位高管曾表示,他理解 SEC 对他们可能没有完全了解或热情的产品的担忧。传票是针对 Terra 以合成资产为重点的Mirror Protocol发出的,该协议允许用户铸造与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实际股票价格挂钩的代币。
这位联合创始人警告说,世界各地的金融监管机构很快就会以类似的方式来追捕 DeFi,并补充说:“这就像是你试图开始一场金融革命时必须处理的事情之一。 ”?然而,如果这些监管机构真的想在全球范围内监管该行业,现有的规则就是行不通的。(ambcrypto)[2021/11/1 6:24:01]
TheBitcoinGuy:比特币玩家在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营销金融产品
在Web2.0中,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公司在产品中加入了如支付、资金管理或者更为复杂的金融功能。而且在传统的金融行业中,这些金融服务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甚至很多产品体验都会被忽略了,但是往往这些业务总给用户们带来非常大的困扰。比如,当你乘坐一辆出租车上班时,你需要先办理一张信用卡,然后刷卡,再手动取回收据,并拍下照片留存,最后再输入公司的费用系统。而司机则是通过出租车计价器计算的收取费用,然后将车费的总金额输入到刷卡机中,刷卡付款,再将另一半的纸质收据保存下来,将这部分入账,等待几天后,钱就会通过出租车资金系统进行处理,最后才会打到司机的银行账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钱被抽掉当做手续费。造成这种非常碎片化、槽糕的用户体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一套极其复杂的支付、清算流程。
孙宇晨:币圈里这些年,出奇制胜的永远都是下一个:8月13日消息,今日BitZ举办了第二期线上系列直播栏目“有Z有问”。BitZ官方与波场TRON创始人&Bit Torrent CEO 孙宇晨进行了AMA分享,主题为波场最强DeFi——JUST在本轮牛市中的全面战略布局,孙宇晨称在币圈里这些年,大家早就看透了,没有永久的模式,出奇制胜的永远都是下一个。总会有新的破局者,总会有新的玩法。而我相信下一波DeFi机会就在波场TRON。因为以太坊这波DeFi热潮,大量的人已经通过以太坊DeFi赚了钱。同时提醒大家JST的价值是波场TRON DeFi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更将是整个波场TRON生态的重要一环。[2020/8/13]
支付流程,来源:Finix博客所以,当Uber创造打车服务的时候,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人完全没有想到的一种「无缝」体验。我们不用再去想如何去付款,应该付多少,司机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银行账户中看到这一单的收入。当然,这也是Uber这类企业能够赢得市场的核心原因之一,特别是随着「支付」已经成为产品体验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极致的支付体验,可以帮助你打造出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你的客户可能有不同的需求、痛点,包括任何跟现金流相关的一些需求,比如帮助餐厅管理收银、通过银行卡还商业贷款、发放一些员工福利、简化收银模式、自动对账、即时支付司机等。如果一家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支付体系,就可以定制一些资金流的使用计划,从而帮助解决客户的具体需求。在这个「产品为王」的世界里,打造一流的支付体验是战略层面的重中之重。PatGrady,红杉资本合伙人我们的投资的Klarna是最早帮助电商企业建立「点融贷」和「先试后买」结账体验中的企业之一。这帮助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超过8000万用户,并成为欧洲最大的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这帮助用户避免了基于某种形式的个人抵押物来寻找商业贷款的麻烦,当然这会根据用户的消费记录进行匹配。不仅能确保商户几乎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提前收到现金,同时企业还能赚到更多的钱。Faire是一个手工艺品批发平台,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和预测分析,来预测哪些商品会脱销,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采购和库存管理,他们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无库存风险」形式的金融服务。这种模式也是帮助Faire在短短2年时间内,从一个YC初创企业成长为科技独角兽的关键价值因素之一。由于其长达60天的付款期限,商家可以先看商品是否能卖出去,然后再拿出预付款。如果卖不出去,就可以免费退货。这听起来其实很简单,但对于小店来说,如何为巨额的批发订单筹集周转资金是他们最大的障碍之一,因为小店的核心任务就是经营大量的、动态的、容易出售的商品。在以往,每当小店的店主遇到资金周转问题时,他们必须去找传统银行进行借贷,而传统银行通常无法承保小商户的风险,所以店主很可能要使用自己的固定资产来抵押进行贷款。而对电商平台来说,比如Faire,因为他们掌握了小店店主所有的数据,所以他们能够对客户的风险和销售能力进行近乎确定性的判断。同时,Faire也有应对大的平台供应商的能力,可以迫使这些平台供应商分担一部分风险。所以在很多方面,Faire更有能力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一些信用贷款,并将此作打造成为核心的产品功能来提供给这些商家。同样的,Amazon和Shopify也在尝试为其商户提供类似的营运资金融资服务。但是,如果要在Web2.0产品中提供金融服务,企业需要「深耕细作」,或者说要与银行要有非常深度的合作,正是因为过于「深度」的合作,可能会相互触及到各自的利益,所以在这个过程也许会引入了很多「摩擦」。而Web3.0协议内置了金融服务,企业和银行可以在其他现有协议的基础上继续构建,并提供更复杂的金融服务,从每个协议中原生的资本池中提取原生的收益率。当然,在典型的链上交易之外,还有各种类型支付服务的技术实现,从允许视频流媒体公司为每一个单位的视频转码提供小额支付功能,到允许两个人达成价值交换协议,设定成只有在某件事情发生时才会执行的状态,以及在付费订阅时,与发行方分享一定比例的收入。以上所有这些交易,都不需要中心化的机构来承担任何风险,或者从该项交易中抽取任何价值。而在支付之外,Web3.0协议也可以支持抵押贷款、算法交换、周转资金融资等等,每个协议都有自己的原生资金池,而且这些资金池也会变得越来越深。比如,MakerDAO在产品推出的第一年,通过抵押债仓的形式发行了大约2亿美金的抵押贷款,而LendingClub用了5年时间才发行了2.5亿美金抵押贷款。Maker用抵押债仓的形式来维持稳定币的价格,这样其他App就可以尝试让用户用起来这种与美元价值挂钩的加密货币;dYdX和Compound在过去30天内通过大约5万笔币币借贷,发放了大约2.7亿美金的抵押贷款,它们为保证金交易和借贷型的App提供了强力支持。对其用户而言,这些协议中的很多商业模式看起来类似于Web2.0时代的API。这些协议对以往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进行了抽象,使得规模较小的创新企业也能够提供复杂的金融服务,而无需筹集大量资金。诚然,我们仍处于使用这些初级金融产品进行产品创新的早期阶段。但我们可以想象,未来有可能有一个基于粉丝的商业网站,它们能够接受用户观看视频直播的内容时,按分钟的形式来付款;而同样的,电商网站则以其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实时支付其提供的网络服务。数据产品
声音 | V神:并不看好大型机构区块链的设置,很难让这些区块链真正去中心化:以太坊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建以太坊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社会挑战。在安全问题上,V神提出了一种社会恢复的方法,将资金存储在一个由私有密匙保护的智能合约中,其他五个密匙由其他受信任的人持有。如果私钥丢失,如果使用了5个密钥中的3个,智能合约可以被编程来恢复钱包。他还谈到,5G技术和更快的互联网连接将极大地提升区块链的可扩展性。V神表示,在尝试提高事务吞吐量方面正在进行大量研究。V神还说,在过去的五年里,每当大型机构开始谈论区块链,他们往往会关注区块链的设置。他表示:“我不是特别看好它们,我认为很难让这些区块链真正去中心化,让人们信任它们。”(AMBCrypto)[2019/10/31]
其实,很多Web2.0时代的公司正在发掘和生产更多「可移植」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可以实现跨应用间的互通。比如我们在使用很多App产品时,都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账户来注册,无需再输入我们的各种身份信息。
图片来源于《TheStateofAPI2019》随着越多越多的企业向微服务架构进行转型,各种各样的API都开始激增,因为我们可以将单一的应用分解成更小的组件,这样会产生更多的数据反馈和集成的结点。这也意味着,企业开始拥有更多种方式来实现数据流的货币化,同时也意味着,新生代的公司也拥有更多样的方式,可以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构建。例如,被Visa以53亿美元收购的金融科技公司Plaid,以及我们所投资的公司Truelayer都在帮助银行将客户的数据与其他应用进行共享。在以往,金融科技公司必须在客户使用的每家银行中建立一套定制化的系统,负责收集客户的数据,并管理所有的敏感信息。而现在,新的客户系统可以轻松地接入到各个银行提供的一个非常安全的数据源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系列的增值产品。我们在医疗数据和就业数据领域,也看到了类似的转变。今天,已经有超过5万个公共的API,而且超过60%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在面向公众的API和周边的基础设施层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随着政府对数据隐私领域的监管以及消费者对自身数据安全的重视,企业也开始加速了在数据领域的各种防护和价值发掘等工作。消费者希望自己能够从企业的数据中「消失」,或者只有当在自己同意后,企业才能够有权使用自己的各种数据;像OneTrust、BigID和我们的投资的公司Sourcepoint,这类公司也正在帮助企业让消费者的数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可移植,真正让数据流通起来。与此同时,企业必须基于各种终端用户的显示屏重新进行构建,这就要求后端数据与前端开发要进行「解耦」。数以亿计的物联网设备、移动端和Web端都需要进行展示,它们都需要通过后端服务来访问相同的数据源,进而保证统一的客户体验。像Firebase、Heroku和Amplify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构建可插拔的后端数据存储服务,可以通过API与前端平台进行对话。而类似于Gatsbyjs和Hugo等公司则帮助前端开发者快速构建可插入到这些后端服务中的Web页面,进而提升后端服务的性能和安全性。就像在Web1.0之后,软件开发的网络层被抽象化了一样,而随着云计算、容器化、Serverless和Jamstack等工具的兴起,后端服务似乎也逐渐被抽象化了。虽然更多的数据组件让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拥有了快速构建定制化的、全栈的App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对于他们来说,浏览数以万计的公共组件的和非标准化的数据源,更会让他们「望而生畏」,而且其构建新产品的成本也会变得很高。Web3.0协议是建立在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数据基础之上。区块链数据本身也是开放的,像Graph这样的项目,可以帮助开发者通过一种标准的方式来进行查询。而CeramicNetwork通过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以实现钱包、应用、数据库和服务等生态系统之间的无限互操作性。而Arweave则允许应用程序在社区上永久存储数据。我们投资的公司3Box也可以在跨应用之间安全地存储用户的数据。通过使用3Box的服务,开发者可以使用其提供的API快速创建一个定制化的动态应用;用户可以像访问和控制电子邮件收件箱一样,访问和控制你在Web上创建的数据。除了数据服务之外,Web3.0协议还可以提供其他的可插拔的后端功能,比如计算、内容管理、文件存储、内容分发、位置服务和认证服务等。不过在性能方面,很多功能还处于早期实验的阶段,但当企业准备构建网络服务时,这些抽象的后端服务应该被考虑进来。来自Placeholder的JoelMonegro在一篇名为「瘦应用」的文章中,详细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这是新的开始!
声音 | V神:ETH选择分片 ETC选择坚持PoW 这些选择都必须做出一些取舍:在以太坊开发者大会 Devcon 5 上,在《Community Interoperability》的圆桌讨论中,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表示,每条区块链都有自己的优先级,ETH选择分片,ETC选择坚持PoW,然而这些选择都必须做出一些取舍。ETC Labs 的CEO Terry Culver表示,ETH转向PoS正是ETC和ETH合作共赢的好时机。Vitalik期待两条链的未来发展,并表示“我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2019/10/11]
区块链世界充满了数不清的「局」的无休止的「争论」。2017年,大量的资本开始涌入加密货币市场,无心插柳,竟然推动了很多重要的Web3.0底层设施建设和修补工作。但是这些基础性的工作绝大多数人是压根不会在意的,仅有极少的一部分会被公众所关注。不过令人感到有点振奋的是,经过多年来的密切观察,我们猛然发现Web2.0的投资主题正在悄然向Web3.0的方向在演进。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两者正在开始走向趋同,也许我们已经走在Web2.5的路上了。目前,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公司通过社区、资本和数据建立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我也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公司,这是Web3.0时代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它让这个时代的创业者可以利用更少的资本来构建跟Web2.0时代一样功能强大的产品。然而,这些仍然只是一些早期的信号,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成功实现「跨越」的桥梁。但是,要真正建立起更多的连接的桥梁,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都能够去实现「跨越」,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衷心希望在未来几年内,推动Web3.0早期建设的力量还能够一直不断加速,因为我们确实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正在加入,这是充满希望的时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