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清华经管何平:央行数字货币的背景、意义及未来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全国两会上,区块链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据天天链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两会期间,共有53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区块链的相关议案、提案,内容涉及产品溯源、版权保护、医药卫生以及数字货币等。天天链讯对话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何平教授,对央行数字货币、数字资产交易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何平教授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发起设立了清华经管学院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是数字金融研究领域的专家。他认为,DCEP实际上就是一种电子现金,是货币体系中的M0,其功能属性与纸币完全一样,只是其以数字化形态存在。和纸币相比,B2B支付将是DCEP最大的应用场景,而且随着产业融合趋势加速,B2B的支付场景将不断增加且交易频次更加频繁,DCEP的作用也会更加突出。而对于“DCEP会取代商业银行以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作用”的说法,何平教授指出这是不准确的,DCEP并不会完全取代现有渠道,但会增加人们的持币偏好。有了DCEP后,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渠道的职能和角色会更加清晰和明确,财政属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DCEP直接向经济个体发行,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实施,借助市场机制产生效果。他判断,DCEP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时间还不明确。落地前的最大问题是要做好顶层设计,理顺逻辑,避免对现有的货币体系造成太大的冲击,形成混乱。另外,何平教授还谈到了数字资产交易所和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区别,分享了自己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到区块链的看法。以下为对话全文:DCEP和BTC等加密货币区别很大

清华大学夏莹:元宇宙实际上是资本之流构筑的虚假黑洞:12月13日消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夏莹在澎湃新闻“哲学家谈元宇宙”系列访谈中表示,元宇宙实际上是资本之流构筑的虚假黑洞。资本正在借助于元宇宙进一步让人们的生活服从于他们给出的基础逻辑和生活方式,其所带来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解放,而是更为深度的异化。

夏莹就此发出警醒,资本逻辑在今天已经逐步摒弃了它的作为简单商品生产的运行逻辑,它们的获利方式不再仅仅依赖于对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转而成为一个巨大的无器官身体,依赖于一种流动本身来获利,可以投注于任何一种商品,或者投注于一个概念,只要这一商品和概念能够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金融资本如同一个巨大的网络平台,而元宇宙正是当下对这一网络平台最好的诠释。(澎湃)[2021/12/13 7:35:58]

天天链讯: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目前已经开始在成都、雄安等地内测,您如何定义DCEP?它和市面上流通的BTC等加密货币有何区别?何平:DCEP实际上就是一种电子现金,是货币体系中的M0,其功能属性与纸币完全一样,只是其以数字化形态存在。DCEP能够实现每一笔交易都可追踪、可防伪、可定向流通,其从发行、流通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全程追溯和闭环可控。这也使得DCEP具有很多纸币没有的优势:比如有利于加强对、贪腐等犯罪行为的监督;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更为精准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等。另外,纸币在发行过程中会有印刷、运输、储存等成本,而且在流通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的损耗,而DCEP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能够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大额交易效率。DCEP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区别是非常大的。首先在技术上来说,DCEP并非像比特币一样完全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DCEP其实很少用到区块链技术,只不过其中有一些分布式账本的设计。比特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虽然大规模的攻击风险因为成本问题很少出现,但是单个节点账户被攻击的风险还是很大。而DCEP则是中心化的,技术上更加安全,被攻击的风险很低。最重要的是,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价格比较稳定,几乎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投资属性的数字货币,完全由市场预期来决定其价格,极不稳定。天天链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和研发,数字货币最早也是国外先出现的,为什么中国反而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走的更靠前?中国发行DCEP有何战略意义?何平: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的角度来看,中国推出DCEP都是十分必要的。从国内角度来看,DCEP是通过技术手段对现有货币体系的改善和提升。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时代,DCEP可以更好的适应和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从长远来看一定会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从国际角度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元就确立了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美国通过其掌控的大型金融机构以及美元与石油交易的挂钩等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在全球建立起了以美元主导的SWIFT国际货币结算体系。尽管各国都知道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种种弊端,但美元的霸权地位由来已久,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还是不得不使用美元。因此,建立起多元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是一种既能够提高效率也更加安全的方法。而以DCEP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能够实现点对点的直接交易,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可以绕开对美国控制的金融机构的依赖性,效率也比传统的SWIFT更高,很有可能建立起独立于美元体系之外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另外从战略意义上看,DCEP是在供给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DCEP在跨境交易结算中拥有纸币所没有的优势。“一带一路”或许会成为DCEP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比较好的试验场景。DCEP最大的应用场景是B2B支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项目涵盖区块链等基础前沿领域:金色财经报道,人民日报今日刊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文章《以开源开放为抓手形成科技与产业新优势》,文章透露,我国多家企业发起组建了国内首家自主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多个开源软件项目已进入孵化阶段,其中涵盖区块链等众多基础前沿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21/8/31 22:49:42]

天天链讯:相较于纸币,您认为DCEP会有哪些天然的应用场景?何平:DCEP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B2B支付。目前国内其实缺乏专门的B2B支付机构,B2B的支付结算主要是由商业银行作为中间机构来完成,由于其涉及的资金量极大,对安全性要求高,对接、审批、核算等流程都非常复杂,耗时长、效率低。而DCEP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痛点,有B2B支付结算需求的机构可以开设DCEP账户,通过DCEP账户来进行点对点的直接交易,既能保证安全性,效率也大大提升。随着目前国内产业融合的趋势不断加速,B2B的支付场景将不断增加且交易频次更加频繁,DCEP的作用也会更加突出。另外,在涉及到跨境交易的B2B支付结算场景中,DCEP可以绕开美国的金融机构的限制,双方通过DCEP账户进行直接交易。这样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天天链讯:之前有消息称,农行、中行、建行等银行的数字货币钱包都在测试中,这类数字货币钱包之后是否会取代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现有的电子钱包?除了银行外,企业有没有可能参与DCEP的建设和运营?何平:DCEP是M0,支付宝、微信等是M1或者M2。DCEP钱包不会完全取代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软件,但会增加人们的持币偏好。前面也说过,DCEP最大的应用场景是B2B支付,而支付宝、微信等更多的是面向C端的零售消费场景,而且普及度已经相当高,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因此也没有必要取代它们。不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包括商业银行等可能会为了吸引用户而提高存款利率,这会增加它们的吸储成本。从参与方来看,除了商业银行外,阿里、腾讯、华为等大企业也是非常有可能参与到DCEP生态的建设运用中去的。DCEP使商业银行和央行职能分工更加明确

声音 | 清华大学廖理:区块链等都可以助力征信业的发展: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发表了题为《中国个人征信业该作出哪些改变?》的文章。文章称,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征信业发展带来的新机会。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都可以助力征信业的发展。(中新经纬)[2019/8/30]

天天链讯:DCEP理论上可以不通过商业银行直接发放给企业或者个人,这是否会削弱商业银行的作用和地位?何平:实际上用削弱这个词不准确。应该说,有了DCEP后,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渠道的职能和角色更加清晰和明确了。财政属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DCEP直接向经济个体发行,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实施,借助市场机制产生效果。DCEP开始使用后,一些财政政策属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由央行通过DCEP账户来完成。例如中央对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以及对居民的补贴等都可以通过DCEP结合央行以及政府部门相应的资产负债操作来直接完成,而且央行能够通过DCEP实现追踪和监管资金流向,更好的进行调控。以往商业银行在执行一些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时,由于缺乏激励,这些政策并不一定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使得宏观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了DCEP后,央行自己就可以直接进行财政属性的货币政策的操作,商业银行专注于成为市场化货币政策的渠道。天天链讯:你认为DCEP真正大规模落地应用还需要多久?这次疫情是否加速了其发展?在实际的落地应用上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何平:DCEP的大规模落地应用可能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但取决于试点的效果,也取决于相应的顶层设计。在大规模的落地应用之前,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方案,要符合经济学、货币学等逻辑。包括DCEP要从哪些领域入手,要由哪些机构参与,和现有的金融体系如何兼容等,都是需要提前考虑清楚的问题。总结一下,就是八个字:思路清晰,稳妥推进。如果DCEP整个的运行逻辑没有理顺,就不要轻易的去推广,避免新的体系未建立,又打乱了现有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疫情期间大家对线上办公、线上交易等“线上”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但对于支付领域来说,其实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无论个人还是银行的很多交易本来就已经可以通过线上进行。数字资产交易中心和数字货币交易所完全不同

声音 | 清华大学朱民:Libra不是央行 但足以在全球影响非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7月27日消息,在“2019FinTech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表示,当Libra通过虚拟网络、跨境进入全世界时,会对现有的主权货币产生巨大冲击。“Libra不是央行,如果它成功运行的话,它就可以做货币、做贷款M0与M2,通过贷款可以延伸到M2。它有货币政策的功能,这个系统一旦强大,强大到足以在全球影响非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体系的冲击将是巨大的。”(第一财经)[2019/7/27]

天天链讯:成都和海南都已经宣布要设立数字资产交易中心,这个数字资产交易中心和民间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有何区别?政府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交易中心?主要交易哪些资产?何平:数字资产交易所和数字货币交易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数字资产交易所是将数据作为交易的资产,数字照片、视频、音乐、数字文创设计、版权等各类有价值的标的都属于数字资产,都在交易的范围内。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的一些数据,例如消费数据、健康数据等,将来或许都可以通过数字资产交易所来进行交易,而目前这些个人数据很多时候是被企业免费使用的。数据资产的交易是受到政府鼓励的,前不久政府已经把数据定义为了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本,这意味着通过数字资产交易所进行流通和交易,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而数字货币交易所则是将加密货币作为交易标的资产,比特币甚至包括一些没有价值的空气币、虚拟币都可以在数字货币交易所交易,这些加密货币交易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会受到政府严格的监管。天天链讯:据了解,很多区块链技术企业其实目前并不赚钱,陷入盈利难的困境,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好的商业模式让它们更好的生存、盈利?何平:很多人认为区块链的商业模式就应该是类似比特币系统的去中心化模式,其实这是一种认知错误。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不一定非要完全去中心化,更好的模式是在中心化模式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区块链企业来说,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1+1,而不是从0到1。应该让区块链技术和现有的中心化的模式进行融合,而不是去颠覆。天天链讯:10·24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区块链,这次的两会上,也有很多代表、委员都提出了许多区块链相关的议案,为什么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上却没有提到区块链?这是否意味着区块链的战略地位改变了?何平:其实目前的区块链热度中有很多炒作的成分,区块链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无所不能。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直接提到区块链,并不意味着什么,不必过分解读。一般两会的工作报告中都是汇报已经比较成熟的项目,而区块链目前还处于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很多政策和项目都还没有落地,值得写入报告中的成果也比较少,所以政府在这方面会比较谨慎、稳妥一点。发展区块链是未来方向,但在当前全球疫情仍然比较严重的时候,显然稳就业保民生是更重要的议题。这样并不意味着政府不重视区块链了,中央已经明确表态将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肯定是重视和支持的,只是目前还在探索阶段。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张伟:区块链应用目前大部分还只是构想,目前尤其要警惕资本市场过分炒作:新华社今日发文《发问区块链:会成为新风口么?》。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张伟说,“区块链的应用目前大部分还只是构想,在这个时期尤其要警惕资本市场过分炒作。”。[2018/3/2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46ms0-1:3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