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比特币在历史中的时点

26号,中国另一家比特币矿机公司亿邦国际在美股上市了,可惜上市首日即破发,而同期的嘉楠科技已于发行价跌超80%。全球三大矿机公司,除去比特大陆还在内斗以外,剩余两家已经无一例外的折乾了。

还有多少矿池可以熬过2020年剩余的6个月,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已经有超过1850万枚比特币被挖出来了,到2032年,99%的比特币都将被挖完。资本市场正在对矿机的故事保持怀疑的态度。以亿邦国际为例,因为疫情的缘故,今年以来矿机销售确实有点惨不忍睹。据其2020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净亏损250万美元,相较于2019年第一季度的60万美元,亏损继续扩大。就像我之前文章所述,留给矿机的时间不多了。对于华尔街的庄家来说,2020年注定不会让比特币暴涨,而会一直宽幅震荡洗盘。大家都知道,像灰度投资这样的明牌机构持有比特币的比例正在提升。2020年以来,其GBTC管理的比特币已经上升至38万枚。虽然我们讨论比特币持仓集中化还为时尚早,但是我预估在今年的年底以前,我们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看到具体的机构数量,以及巨鲸的增加。这将为2021年比特币的暴涨写下一个注脚。

而下半年,华尔街的目标就是矿池,每一场游戏都需要有具体的规则制定者与不同的参与方,这样才能够使得游戏可以延续。对于矿机长远的股价我倒不是很担心,毕竟比特币是一定会涨起来的,只是游戏的把关人已经不再属于矿机公司。就在本周初莱特币的创始人李启威发表了言论,认为今年底到明年会出现比特币大牛市,不知道是不是刚看了凯氏物语半年前的文章。其实我关心的并不是牛市,而是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点。思考清楚这个脉络会对我们理顺区块链发展的脉络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关于区块链发展的时间点,万向集团的董事长早在2018年就发表过一个言论,说2017年区块链泡沫的爆破就是类似于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也就是今天的时间点,大致在互联网发展的2003年左右。而阿里巴巴的执行副总裁曾鸣,则在本月初发表了一个观点,从他个人的直觉上来说现在处于区块链的1990年左右。在其核心讨论中认为现在区块链中还没有任何应用拥有达到千万或者上亿级别的用户。

CZ:与9个月前比特币和山寨币创下历史新高相比,该行业现在的状况实际上要好得多:金色财经报道,在最近接受采访时,Binance首席执行官CZ认为,与 9 个月前比特币和山寨币的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相比,该行业现在的状况实际上要好得多。因为构建真正应用程序的人都留在了这个行业。CZ解释说,加密货币吸引了很多非信徒进入该领域,他们很可能只是投机者,这不应该大规模发生,因此,持续的修正是不可避免的。(CNBC)[2022/7/29 2:44:51]

比较坦诚的说,我认为这两个观点都迷失在了自己的时代中,缺了点儿意思。当然,真相如何,只有若干年过后,大家再回头来看这个时间点才能够有一个比较长足的判断。在说出我的结论之前,我想让大家再重新回顾一下2000年科技股发生泡沫的过程。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阶段性顶点5132点,之后,其用了16年才重新回到这一个数字。这个时候,敏感的上市公司高管以及资本家已经听到了玻璃出现裂痕的声音,所以大量开始减持自己手中的股票,同时间,政府发现科技股上市公司财政报告已经虚假到了极点,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今天我们听说的瑞幸咖啡。最终造成崩盘的响来自于一个典型的政府判决——2000年4月3日美国宣判微软事实形成垄断,微软创下当日股市最大跌幅,该事件作为引爆点,直接戳破了2000年整个科技股泡沫爆破。纳斯达克指数一年时间下跌60%。

科技股泡沫的早期要源于本轮康波经济周期的复苏起点,美国传统型产业逐渐式微,被欧洲与日本赶超。而由电脑形成的新生产力正在逐步成型,在这个阶段形成了本轮康波周期的核心技术雏形:信息互联网。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了,其硬件基础设施也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另一方面,美国经历了1987年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爆破,从1989年开始了一轮三年的降息周期,开始为经济提供了流动性。第一轮降息潮在92年结束了,经济开始复苏,这个阶段,流动性大量进入了实体经济。但是显然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因为在这个阶段,全世界人都没有看到互联网的样子,就好像空中楼阁,每个人在讨论的都是脑海中无法想象的东西。毕竟,这是需要有穿越时代的能力。没有人能说明白互联网到底可以用来干嘛,然而第二轮降息潮明显开始对市场形成了冲击,因为正是在这个阶段,互联网最早期的杀手级应用诞生了,这个产品就是浏览器。93年诞生的网景浏览器终于让所有人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互联网可以用来浏览网页。

摩根大通成为美国第一家向零售客户提供比特币的银行:美国金融机构巨头摩根大通成为美国第一家向零售客户提供比特币的银行,创造了加密货币的历史。根据一份最新报告,摩根大通将向零售客户扩展比特币服务,该银行此前专门向其超级富豪客户提供这些服务。该银行正在向价值 6300 亿美元的新市场开放比特币。据来自该银行的消息人士透露,摩根大通向其财务顾问发送了一份备忘录,告诉他们接受其财富管理客户对五种加密产品的买卖订单。在这五种产品中,有四种是由加密货币巨头灰度提供的。(coinnounce)[2021/7/26 1:16:19]

人性如山岳般古老,亘古不变。绝大多数人无法穿越时代,是因为绝大多数成年人的思维会被已然看到的图形、画面固定,而无法跳出可以触摸的物体,凭想象力看到未来模糊的痕迹。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想要真相,但是真相永远是相对的,这就变成了你给予我一个具体的事物,这个物体通过我的五官形成了通感。之后就会形成惯性,只要提到一个词语,就会从你脑海中蹦出画面。所以90年代初,大家触摸到了台式电脑。这个东西是确定的,然后通过电脑打开浏览器能看到网页,这个记忆就被刻画到了你的头脑里。但是打开网页以后是什么,在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想象到。直到1995年出现了门户新闻网站,打开了.com浪潮。这个时间点,也正是第二次美联储降息潮的结束。1995年-1998年第三次降息潮,尤其是1998年下半年以后,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开始了疯狂的上涨。从1998年8月到2000年2月美股从1500点一路涨到4700点。直到1999年中美联储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加息周期,市场反应滞后于货币调节周期。

2000年7月短期美债收益率开始攀升。8月纳指到达次高峰,同期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到高点,美债收益率短期相对长期严重倒挂,三个月短期美债收益率比十年期收益率高约5800个基点,短期资金极度紧缺,流动性快速降低,之后美股迎来了漫长的下跌。今天我们看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实际上伴随着三个重要的标志:超宽裕的货币流动性紧缩,互联网认知加速普及以及最具代表性企业的长期利空事件。而恰恰这三个事件在2017年,一件都没有出现。2017年的比特币暴涨实质上与各个国家,尤其是中美两国的货币流动性没有任何的相关性,这一点在2017年的中美两国货币政策中就可看出。而冲击市场的拐点来自于94事件,政策性的在某一段时间造成了市场的资金真空,随后由资金快速的拉升带动了整体市场情绪。

比特币6月平均交易量创去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金色财经报道,根据CoinDesk Research的数据,本月比特币交易量较5月份的创纪录水平下降了47%。6月的前8天平均每天有348亿美元的比特币易手,而上个月则达到了67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到目前为止,6月份的平均值是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021/6/10 23:26:06]

而其后出现的OTC市场以及Usdt稳定币,适时填补了市场的真空,让已经出现的市场情绪找到了宣泄口。进而在最高点之前的三周出现暴涨,比特币价格翻了一倍。这个资金完全是由场内资金来决定的,与法币流动性毫无相关性。就像我之前数篇文章所述:最终决定17年比特币开启暴跌的原因是短期人口增量达到极限以及场内资金大幅获利了结。期间并无任何的标志性项目长期利空出现,而普通老百姓对区块链的认知也远没有达到2000年科技股的状态。大家可是要知道,2000年以前,雅虎网易新浪搜狐就已经是常态了。虽然同样的出现了大量的故事,包装项目,击鼓传花游戏,但是这个感知量级与2017年的区块链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简单的说,2017年就是不合规清算徒而已。所以大部分人只是被表象所蒙蔽,远远没有思考清楚市场的本质。我认为,2017年-2018年比特币牛熊转换的核心在于互联网流量的结束以及区块链流量开启,可能很多人没有理解这个“开启”是怎么造成了暴跌,“开启”意味着用户的剧烈迭代,又因为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强关联性,导致在用户的断层期间,会带来区块链的经济周期进入牛熊转换。

那么回到曾鸣关于1990年的讲法上,我可能有一个疑问,区块链真的还没有形成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应用吗?早在2017年比特币就形成了数千万的地址,以太坊刚刚过千万,全世界参与区块链投资的人数达到2000万。今天更是远远不止这个量级,比特币持币地址过亿,全球参与投资的人超过了4000万。区块链的早期杀手级应用就是钱包。钱包的用户数早已远超千万级别。更别提同一个用户持有多个钱包地址,这并不是刷量,而恰恰是“需求”。17年诞生的钱包应用可以类比的就是93年互联网诞生的网景浏览器,是浏览器打开了信息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之门。而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就是“分布式数据”,也正因如此,才需要出现数字货币的形式来承载这一价值,而货币的载体,恰恰就是钱包。如果我们回顾微软的发展,就会发现,1985年出现的产品是基于DOS系统诞生的,还远不能算是一个操作系统,直到90年,windows操作系统才成形,开始内置应用程序,诸如文件管理器、纸牌游戏、红心大战等。93年才进入现代计算机时代,95年IE浏览器被整合进windows操作系统。

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81,335笔:金色财经报道,据btc.com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数为81,335笔,24小时交易速率为3.69 txs/s。目前全网难度为21.72 T,预测下次难度上调1.00%%至21.94 T,距离调整还剩13 天 12 小时。[2021/2/21 17:35:14]

而以太坊作为区块链里的操作系统,其实也经历了17年ERC20作为智能合约的早期使用场景,cryptokitty以太猫作为游戏代表的时代。无论是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是区块链时代,底层系统实际上都伴随着三样事物的发展而逐步爆发:杀手应用、游戏以及工具。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应用系统上对应的就变成了应用商店、游戏以及工具。本质上,不论是互联网还是区块链,其发展都必然伴随着硬件设备迭代,交互系统升级以及数据状态升级三者的演进过程。基于DOS系统诞生了windows的雏形跟基于PoW工作量证明诞生了以太坊的第一阶段本质上并没有不同,而最终以太坊在19年开启从PoW过渡到PoS状态,出现分布式数据资产的早期工具雏形——DeFi,跟迭代出这个时期的win95,是可以大致类比的。我个人认为2020年的区块链就是1996年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离大崩盘还有4年左右的时间。

这一系列的大崩盘很有可能伴随的历史性事件是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大放水终结,数字黄金法案以及全球参与数字货币投资的用户超过3.5亿人。这个用户数量有两个维度来确定,一个是全世界各类投资市场的用户基数,而另一个就是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的时候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数超过4亿,而就在1998年,这个数字仍然为2亿。这个过程伴随着2021年可能到来的比特币牛市带来的人口增量过程有极高的吻合性。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发展的时间表与互联网又有具体的差异点。信息互联网作为本轮康波经济周期的核心科技,2000年科技股泡沫崩盘伴随的是繁荣顶点的到来,几乎所有今天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在2000年左右诞生的。而基于现在区块链的发展,却是在康波经济周期的萧条周期发生可能即将出现的大崩盘。这一差异的原因我认为与下一轮康波周期的主题有极强的相关性,就是科技金融。“共识”这一个词其实早于区块链与比特币就已经出现在互联网时代,只是在互联网阶段这个概念并不叫这个词语而已。

比特币跌幅1.45% 暂报 7343美元:根据huobi..pro数据显示,BTC跌幅1.45%,暂报7343美元;ETH涨幅0.74%,暂报586美元。市值前十的数字货币中,TRX涨幅最大,上涨3.12%,暂报0.465655元。[2018/5/27]

早在1999年,全球最早的科技金融产品PayPal就已经诞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伊隆马斯克创办的。在创立初期就以为用户提供终身免费服务而著称。其最初的盈利模式是依靠用户资金沉淀产生的利息,但本身科技金融产品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资金效率同时降低资金成本。正因如此,用户资金流转率非常的高,以致于无法沉淀下来产生利息,之后PayPal的盈利模式改为向B端用户收取手续费才开始大规模盈利,直到200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资本市场给企业股票进行估值定价常用的方式就是市盈率。但是PayPal却常常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溢价都显著高于其他行业股票。即使面对同类竞争产品,PayPal的估值也明显更高,直到ApplyPay出现以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投资者对其长期形成了“溢价”?其实华尔街资本在计算PayPal估值的时候都会额外计算一个数值,就是用户基础*裂变系数。为什么需要这个额外的数值?因为所有的科技金融产品都会形成”习惯性壁垒“。所以只要市场形成规模,就会自发裂变,直到新基础设施的科技金融产品诞生。日本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就诞生了西瓜卡,直到今天为止,苹果的ApplePay想要进入日本市场都需要让用户将西瓜卡进行绑定。而香港人长期使用的就是八达通,即使大陆出现了更为便利的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依然难以在香港市场大规模展开。而对欧美用户来说,即使出现了PayPal这样的便利性科技金融产品,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阶段已经有68%的美国人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下,依然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人更愿意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但是却在各地有公交卡,诸如广东就有类似香港八达通功能的粤通卡、信用卡等一系列金融支付手段的前提下,被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颠覆性形成了这个阶段的全民”习惯性壁垒“。核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中国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是伴随着金融制度逐步逐步完善的过程,而相反发达国家与地区诸如欧美日本与香港的金融政策与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完善意味着法律过程将极其严谨,与之伴随的是严厉的惩罚措施,从而令到试错成本变得极其高昂,反而抑制了市场诞生新的金融工具。

另一方面就是金融体制完善的过程恰好伴随的是中国互联网发奋图强,从学习美国硅谷到引领全球互联网潮流的转变,由社交工具微信与消费平台淘宝带动了大量的早期用户进行基础裂变,迅速占领了国人的心智。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金融制度也依然在健全的过程中,而全球互联网发展也走向了瓶颈,从而转向了产业互联网,区块链的崛起恰逢其时,所以从公开数据上来看,中国的用户数量明显是高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基于大陆政府对数字货币合法性的灰色地带,我有理由相信实际用户数应该全球排名第一。金融支付手段一旦形成了习惯性壁垒就非常容易沉淀下来。互联网产品的”习惯性壁垒“就是今天区块链公链里的用户”共识“。这就是为什么凡是模仿比特币的”伪金币“都必将走向归零,模仿以太坊的”伪银币“也终将走向归零。

”习惯性壁垒“一旦形成,金融支付手段将难以改变,直到出现新的基础设施。而区块链作为下一轮康波经济周期的核心技术——科技金融将统领未来50年人类走向,”共识“的基础超越了国界线。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中国的比特币、美国的比特币、欧洲的比特币,但是在互联网产品里即使是同一个应用场景也会因为不同的国家而有不同,比如中国用微信,美国用what’sapp,日本用Line,韩国用kakaotalk。但是这一点在加密软件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比如加密聊天软件,即使是互联网产品,全球几乎通用telegram、signal。很大程度是因为个人数据作为一种资产最大限度受到了保护,虽然没有产生资产兑换手段,但是依然表现出了类似科技金融的”习惯性壁垒“属性。基于以上的判断,我有理由相信下一个诞生世界级”习惯性壁垒“的区块链项目来自于中国。毕竟”法律提及的都不能做,法律没有提及的都能做。”个体承担试错结果,包括一切有可能的巨大风险,而由全民享有成功硕果。从集体利益上来看,是性价比极高的。

在2013年全世界诞生了超过1000种数字货币,这个数字在2017年是1万。到区块链世界的“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可能这个数字将达到10万,但是可能不是以今天大家以为的形式出现。在区块链的世界里,Dapp更加类似于小程序的存在,是基于底层应用系统的超巨大长尾网络。底层应用系统形成绝对“垄断”的“习惯性壁垒”,而基于其产生的10万Dapp分别作为各类应用场景的分布式数据资产的承载者而爆发,这很可能是4年后的巨大泡沫场景。这样的底层应用系统产生的工具必然是简单直接,极易使用。2000年科技股泡沫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注册一个域名就可以开启击鼓传花的游戏。但17年的ERC20显然不是这样的场景,即使有无数的故事出现,许多互联网创业者对理解这样的过程依然有十万八千里遥远。毫无疑问,曾鸣有一句话讲对了,区块链是一场长跑,而非短跑。

现阶段的区块链非常适合长期创业者,必须要熬过长期的黑暗,探索出区块链未来发展的真理,带来新的“范式”,产生价值,成为基础设施,进而带来巨大的Dapp生态爆发。从而带动更多用户从互联网进入区块链世界。诚如我前文所述,4年以后有可能出现的大崩盘将会极大的考验所有的区块链项目,而存活下来的,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全球顶级巨头。未来在区块链世界不会存在美国的”FANNG”,或者中国的“BAT”。因为“习惯性壁垒”的缘故,头部的数字货币可能就是“BEHUD”:BTC,ETH,HYN,USDT,DCEP。而“新美大”可能就是IPFS,尚未出现的分布式影像协议以及分布式声音协议。后两者将基于网络速度的提升,智能硬件设备的迭代以及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而诞生。这个时间点可能在2026年以后。到2030年左右的时间点,我预估将有超过10亿Dapp诞生。之后,区块链将进入下一轮大爆发。从未来回望历史,人类将会记住今天这一刻。比特币正在大萧条前夜准备绽露头角。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莱特币DEX:COMP大火后,DEX还有机会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小吒闲谈,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DeFi,已成为以太坊网络应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也是2020年下半年的一大热点,如最近火热的COMP代币.

[0:0ms0-0:9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