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工行CTO吕仲涛:区块链创新应用的实践、两大挑战、三点建议

11月24日,工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在“数字金融创新应用与发展”研讨会上,分享工行在区块链创新应用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工行区块链平台的建设情况

工行于2015年开展区块链研究,2017年在银行业中率先成立了区块链研究团队,通过吸收借鉴业界区块链先进经验,并结合金融业务特点不断研究攻关,于2018年推出了金融行业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级区块链平台—“工银玺链”。工行成为了首批完成网信办区块链服务信息备案、首家通过工信部指导的可信区块链全项技术测评的金融机构。

目前,工行区块链落地场景已涵盖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专项资金管理、金融资产服务、民生服务、智慧政务、数字资产等多个领域,并且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数据市场、双碳等国家战略方向上均有创新场景落地。通过区块链技术在提升服务能力、推动资产流通、业务降本增效等方面,积极赋能业务发展。

工行发放江苏省“跨境金融区块链融资”业务900万美元:日前,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分行成功发放江苏省首笔“跨境金融区块链融资”业务900万美元,单笔业务量居全国前列。2019年末,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区块链系统去中心化、强信任、开放性、可靠数据库等特征,通过集合银行、外管局、海关三方数据和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了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审查便利性和可靠性。(人民网)[2020/5/19]

工行区块链应用实践

吕仲涛从民生服务、智慧政务、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五个方面,通过案例的方式介绍了工行的区块链应用实践。

在民生服务方面,工行借助区块链提升机构客户平台公信力,为慈善机构客户提供项目管理、线上捐款、支付见证、捐款溯源、银企对账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构建了区块链慈善金融生态。从而实现了集金融服务、慈善透明、公益溯源于一体的区块链服务,持续推动慈善公益行业的透明化、合规化。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先后应用,为全国超200 家慈善机构提供溯源上链服务,公益捐赠超500万笔,为百万笔扶贫订单提供溯源服务,资金总额超3亿元,取得良好的示范作用。

声音 | 工行原行长杨凯生:目前一些银行借助区块链等新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据第一财经消息,近日,在神州信息2019Fintech高峰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表示,目前一些银行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依托云计算技术能力和银行相对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社会公信力,为一些优质客户提供云承载,进而对各类客户进行细分行业和细分服务需求,努力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商业银行“金融生态云”体系已经诞生并正在迅速发展。可以预料,这将成为银行转型的一个新方向。[2019/7/25]

在智慧政务方面,工行联合山东省医保局建设了医保区块链平台—“鲁医链”。将电子处方、药品配送、支付交易等信息上链存储,通过医院、药店、银行、监管共建联盟链,达到多方信息安全共享,构建多方信任,保障医疗监管数据的阳光透明,实现医保资金的穿透式监管;同时因区块链电子处方不可篡改,且可追溯,实现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链上安全共享和高效流转。目前已在山东省多个地市全面铺开应用,上链电子处方超2万笔,助力医保服务金融平台支付金额超20亿,后续将面向全国推广。

声音 | 工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钱斌:通过区块链技术管理贵州扶贫基金:据新浪财经消息,5月29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二在北京举行。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钱斌在演讲中表示,新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广泛的发展,它极大的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消费生活、组织管理。我们通过AI技术尝试推出智能投顾,通过区块链技术使得贵州的扶贫资金和雄安的动拆资金得到有效管理。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使得客户风险控制由事后向事中,并逐步向事前进行延伸。[2019/5/30]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工行运用区块链技术率先推出银行增信无条件保兑产品“工银e信”。工银e信作为可流转、可融资、可拆分的数字信用凭据,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注入核心企业信用加成,盘活供应链应收账款,实现全产业链银行资金支持,降低上游供应商的融资成本。通过打通产业端贸易流和资金流的信息孤岛,解决优质核心企业授信难以随产业链进行深度延伸等问题,使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也可便捷获得低成本融资,惠及众多行业。自2019年1月上线以来,上链企业超1.3万家,累计融资金额超530亿元。

声音 | 工行雄安分行:将基于区块链等推动金融产品和技术在新区落地:据国际金融报消息,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行雄安分行还将基于区块链、网贷通、票据池等金融创新成果,推动最先进金融产品和技术在新区落地,以更好地服务企业。[2018/11/21]

在资金管理方面,工行联合雄安新区,推出了雄安征迁安置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在业界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征拆迁资金管理、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场景,基于智能合约实现资金穿透式拨付,防范资金挪用风险,保障资金拨付阳光透明、资金安全发放。平台自2019年1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完成资金拨付超50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在贸易金融方面,工行创新打造了“中欧e单通跨境贸易金融平台”,是全国首个基于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贸易区块链平台,解决了单据流转慢、贸易背景待核实、信息不对称等业务痛点,交单由线下流转约15天到线上准实时送达,业务效率提升超90%,为“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企业提供便利的贸易服务和信息支持。平台打通了进出口企业、物流公司、银行、运营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加速数据流转和信息共享,促进了业务环节的流转效率,实现各方互信互认,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贸易背景真实性难以核验的问题。该创新案例也入选了中组部编写的“改革发展攻坚克难案例”。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两大挑战

吕仲涛表示,近年来各行业的区块链应用也是创新活跃、百花齐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个挑战是在技术方面。区块链融合了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点对点通讯、密码学等技术,使得数据公开透明、不易篡改、不可伪造、可追溯,在区块链网络内解决了可信的问题,构建一个全新的价值传递网络。但区块链要真正形成受广泛认同的新型生产关系或者新型基础设施,目前还受限于去中心化、高安全和高性能构成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尤其是在未来用户数量、系统规模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性能、跨链、计算、安全等核心技术上的瓶颈将愈发突出,还需寻找有效方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 

第二个挑战是在应用方面。目前区块链在业务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有待提升。区块链作为一种可信生产关系的创新,在建立有效可复制的应用模式、促进生产力提升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平台搭建、现有业务系统迁移等方面也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同时,各机构对于如何更好发挥区块链成效的认识有待提升,区块链技术在短时期内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并不显著,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的三点建议

对于进一步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吕仲涛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方面,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的统筹管理和规划布局,统筹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系统建设,在满足用户数据确权、隐私保护的条件下,将有关数据逐步纳入共享范围并依法使用,从而消除机构数据壁垒,规范数据标准,实现金融机构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二是建议在设立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等标准的同时,逐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应用的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区块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广,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区块链产品、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的测评认证,多方位推动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三是建议加强跨行业及“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科研机构积极输出区块链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发展体系,全面推动区块链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1:17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