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正日益关注着货币的隐私存储作用。在货币交易中,完备的隐私保护与其匿名性特征相契合。由此,一个实证问题应运而生:匿名性是否对货币需求的形成具有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匿名性非常重要,增强了支付媒介的整体吸引力,并且这种影响对风险倾向更高的个体更强。此外,人们会在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往往需要高于对应比例的预期收益以接受较高的非流动性风险。总体而言,这些实验表明:代币的预期吸引力取决于其中三种属性的所占比重是否符合个体偏好。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微信ID:ruc_fintech)对报告核心内容进行了编译。
引言
隐私保护是信息时代下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观察以下三则典型事例:
其一,我们关注到公共纸币,其中主要是以大面额纸币的形式流通,通常因其弹性和匿名性而广受赞誉。近年来,在许多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中,纸币的发行量都有所上升,只有瑞典和挪威是明显的例外。此外,尽管政策时有变化,如欧洲央行理事会于2016年5月4日决定在2018年底前停止发行500欧元面额的纸币,但大面额纸币仍占据了目前流通中的纸币的大部分。2016年11月8日,印度政府发表了一份激进的去货币化政策声明,称将去除该国86%的纸币。此外,与个人对现金的偏好一致,我们看到了企业现金的增加。近期,新冠疫情似乎也增加了人们对现金的需求。
万事达:将扩大咨询业务范围,致力于加密货币、开放银行和ESG的发展:2月15日消息,万事达(MA.N)表示,将扩大咨询业务范围,致力于加密货币、开放银行和ESG的发展。[2022/2/15 9:53:54]
其二,近期私人支付系统的创新浪潮以发行私人数字货币为特征。私人数字货币是使用去中心化、点对点的传输系统(即区块链技术或分布式账本技术)进行生产和分配的私人支付手段。在这些支付架构中,采用了加密程序以保护隐私。在私人数字货币用户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些系统的匿名性表示赞赏。此外,由于非法原因而故意使用现金的个人似乎会将私人数字货币视作相似的替代品。2018年6月,社交媒体公司Facebook发布了一个私人数字货币项目--Libra,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新一轮关注。
其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行是学术界与央行正在慎重考虑的一个选择。同时,许多央行正在CBDC领域积极进行研究及技术开发,以捍卫其作为主导者的传统地位。瑞典的中央银行Riksbank特别积极地参与了发行e-SEK的可能性的讨论。截至2020年7月,厄瓜多尔、乌拉圭、巴哈马和中国已经推出了其官方CBDC。鉴于CBDC可以以多种方式设计,并且货币数字化可能会导致货币不同属性的解构与重构的假设,隐私水平(尤其是在零售支付方面)是这场讨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央行:委员会讨论了与加密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各个方面:12月17日消息,印度央行表示,委员会讨论了与加密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各个方面。[2021/12/17 7:46:28]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其著作中强调了隐私成本在刺激货币需求方面的潜在相关性:"我认为互联网将成为削弱政府作用的主要力量之一。虽然现在缺乏,但不久后就会发展起一种可靠的电子现金,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上将资金从A转移到B,且无需A与B互相了解的方法"。二十年后,经济文献中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有所提升,如下所示。
货币的信息储存作用
本文从货币和记忆的定义展开论述。货币被定义为在商品和服务方面具有相对稳定价值的等价物,并被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支付手段等。记忆是个体对与其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所有个体的历史的了解。如果以上两个定义成立,那么可以说货币等同于一种原始形式的记忆。
这一命题背后的逻辑可以通过比较货币环境和记忆环境来简单理解。如果个体无法保持对过去的记忆,那么自我封闭便可能达成均衡了。因此,为了实现个体间更有效的分配,货币和记忆是必要的手段。在存在货币的环境中,当个体当下放弃某种资源以收取货币作为回报,他可以用这些货币在未来购买资源。在存在记忆的环境中,每个个体都相当于拥有一份类似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能够考虑到其未来的支付能力。因此,货币起着记录的作用,这一属性揭示了货币的新功能。
浦发银行菏泽分行开展打击利用虚拟货币、数字货币违法行为专项活动:为加强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监管,预防非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数字货币进行非法集资、、广告等行为,营造良好的货币流通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近日,浦发银行菏泽分行积极开展宣传,同时积极从网络渠道挖掘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相关线索,排查本辖区范围内虚拟货币、数字货币违法行为痕迹。(大众网)[2020/10/23]
此外,如果将记忆看作是一个完备的基于账户的系统代理,那么系统越昂贵、越不完善,货币需求便越大。鉴于信息不对称,随着无法相互信任的交易者的数量增加,货币需求也将增加。这个直觉很直接--如果个体需要参与到缺乏信任的交换中,他会认可任何能够提升交换网络可信任程度的交换媒介。
货币的隐私储存作用
如果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价值源于其作为记忆技术的作用,那么技术更为先进的基于账户的网络的发展,会使人们对货币存储信息的作用产生怀疑。在某种意义上,更先进的记忆技术能够降低货币的价值。然而有些矛盾的是,当个体处于一个信息不完善、不对称的环境中,货币的记忆储存功能创造了其存储隐私的效用。
因此,经济文献逐渐强调,在一个信息不完全对称的经济体中,货币的价值可能源于它所提供的隐私保护作用。事实上,在一个基于账户的网络中,支付者的身份一定会被识别。如果个体对其有所察觉并产生反感,就会形成对于支付隐私的需求。
声音 | 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方森华: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等是非法集资相对常见的领域:6月9日讯,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金融稳定科副科长方森华表示,不法分子是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借金融创新、普惠金融之名行非法集资旁氏局之实,包括像消费返利、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资产管理和私募资金这些领域也是非法集资相对常见的领域。 判断投资项目、投资领域是否非法集,可以参考三个方面:第一,看收益。如果收益明显的高出正规金融机构产品的收益,甚至承诺保本保息的话,肯定是有风险的。第二,看合法性。投资项目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有金融管理部门或者其他部门颁发的牌照。第三,看政策。虚拟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的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已明确被禁止,如果现在还从事虚拟货币投资的话,很可能就碰到非法集资了。[2019/6/9]
对于支付隐私的需求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方面,参与非法交易的个体可能会提出隐私要求,需要一种支付媒介(MOP)以降低被定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更为普遍的是,任何希望规避风险的个体都可能渴望隐私,不是为了避免受到法律制裁,而是为了确保免受来自直接或间接参与交易的其他各方(例如政府、其他个人、支付提供商等)的外部审查。
总而言之,如果货币交易会导致个人信息的传播,那么对该信息的滥用会威胁到个人的声誉、自由和公平感。在这方面,个人偏好特征越是规避风险与审查,则其对隐私的需求便越大。
声音 | 美国情报部:朝鲜因遭制裁而开展挖掘加密货币、银行盗窃等网络犯罪活动:据The Block今日消息,韩国先驱报5月30日报道称,朝鲜一直在从事网络犯罪,以颠覆经济制裁。联邦调查局外联和情报部门副主任Tonya Ugoretz表示,包括2014年索尼影视娱乐公司和2016年孟加拉国银行抢劫案,发生网络攻击的原因是遭制裁。制裁正在产生经济影响,因为网络攻击是一种赚钱手段, 无论是通过加密货币采矿还是银行盗窃。[2019/5/31]
隐私与匿名
由于隐私需求与个人信息之间的关联,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如果隐私需求与个人的私人详细信息相关,则其最高水平与匿名需求相契合(即所有关于个人的细节都被隐藏)。换句话说,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货币交易的当事人都不可能在交易完成后找到任何关于个人的任何信息。此外,在一般的支付组合模型中,匿名性可以作为货币的一个效用贡献特征。并且,个人隐私的缺乏会给其他人带来负面的外部性。
这一讨论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支付中的匿名性是定义明确的公共货币(如现金)的固有特征。与其他支付技术相比,现金提供了更多的金融隐私。另一方面,如果匿名性不存在,那么任何隐私保护方面的改进都会导致货币需求的提升。事实上,一些加密货币明确地以促进准匿名交易的能力作为其基础。更为普遍的是,保护隐私的货币技术也可以在支付系统中作为电子现金而被使用。而电子现金可以由商业方、去中心化网络或中央银行所发行,管理不同程度的金融隐私。
最后,由于“隐私悖论”,个体也可能选择不使用保护隐私的货币技术,这意味着对隐私偏好的声明与保护隐私的行为之间可能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在本研究的其余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匿名性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
货币需求与匿名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本文的实验基于对货币需求的规范,其中MOP作为记账单位,同时具有三种经济职能。前两种是MOP的常规职能——交换媒介与价值储存,而第三种是关于隐私保护的新职能——匿名性。
货币需求的经典理论突出强调了MOP的前两个职能。正如凯恩斯所论述,在家庭和企业的货币持有中,我们可以区分其对交易的流动性动机和对财富的储蓄性动机。据此,我们首先假设所有个体都关心非流动性,这与MOP无法有效发挥其功能的风险有关。而后,我们假设货币在使用中可以提供匿名保护。
实验结果表明,隐私的实际价值似乎比预期低一些,因为无论个体声明其隐私偏好如何,在现实中都会出现隐私减少的情况。本文的实验只关注完全隐私(即匿名)的情况,并回答了在货币交易中,货币的匿名性与其他属性相比,是否具有绝对价值及相对价值的问题。
结论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
匿名性是非常重要的货币属性之一;
机会成本也属于货币的相关属性;
货币的三个属性的组合有可能会增加人们对其作为交易媒介的兴趣;
风险倾向强的个体会更重视匿名性;
鉴于匿名性的水平,人们会在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往往需要高于对应比例的预期收益以接受较高的非流动性风险。
考虑到实验证实了匿名性的重要性,我们做出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现金可以维持其作为匿名MOP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权衡非流动性风险与预期收益时,其他MOP提供的匿名性可信度越高,越有可能形成对现金的挤出。
此外,这些结果可能低估了隐私性的实际意义,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鉴于教育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他们表达匿名需求的可能性更低。并且,一些研究者指出,对匿名的需求可能与对审查制度的抵制相关。
最后,本文对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私营企业等MOP供应商也提出了几点政策启示。作为支付媒介,银行货币可能面临着缺乏匿名性和预期收益低的挑战,这些特点使得私人数字货币更具吸引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独具特色,是缘于它既属于电子MOP,又属于公共货币。本文的实验表明,CBDC的吸引力取决于它在隐私水平和计息机制方面的设计。原则上,CBDC的非流动性风险较低,并且其匿名性与现金存在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收益率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其吸引力。
作者丨Emanuele Borgonovo, Stefano Caselli等
编译丨张哲铭
来源?|?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以下为文章部分截图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