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高效且不会“作妖”的稳定币方案真的存在吗?

来源:墙裂坛

前阵子做调研,被柴犬币的路线图惊了一下:原来人家一直在围绕Shiba品牌建立自己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自己的Layer2、自己的交易所、自己的DAO、NFT、元宇宙......当然还有自己的稳定币——“SHI”。?

看到模因币也要发稳定币,便意识到从NEAR、Tron、Wave这些公链,到DeFi头部协议Aave和Curve——大家都在计划发行自己的稳定币,Luna的倒下似乎没有丝毫影响。在当下流动性越来越稀薄的背景下,中心化有巨头在四处收购,而去中心化头部的DeFi协议们,除了忙着挤压其他协议的流动性空间,还争先恐后切入其他赛道——尤其是稳定币(*Protocol-owned-stablecoins,POSCs)。?

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新常态”呢?

1.为什么都想发自己的稳定币?

乍一看,原因似乎显而易见:谁不想自己“印钱”呢?自己发行稳定币,意味着从今以后,自己的资金成本就不见了。乍二看,从《文理》的“耗散结构”大筐来分析,就很清晰了:

Crypto作为一个新兴、且封闭的体系,必须有能量注入,体内的流动性才能增加。能量可以从外界注入,但也可以由内部产生——“外部能量”和“内部能量”这两个维度,帮我们给稳定币分好了类:

目前为止,圈子里大部分的流动性是通过USDC/USDT注入——和美元一握手,便如吸星大法一般,流动性瞬间涌入,圈子才有了扩大的可能——这是“外部能量”。

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正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效率: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软件公司Oxhead Alpha总裁Andrew Smith表示,我们正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的效率,加州是美国汽车登记数量最多的地方,可能很快就能使用区块链技术来验证汽车所有权和登记。

Andrew补充说,OxheadAlpha专注于推进协议、研究和开发,并正在转向Tezos区块链,以便提供更好、更快和更便宜的案例。[2023/2/3 11:44:26]

光靠外部注入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把自己全部的“话语权”交给别人,愿意在Crypto世界里甘心做美元的“影子”,愿意把自己流动性的决定权交给美元世界,别人注入多少,你就在水面上浮多久,愿意自己像一个断不了奶的小baby,一旦上游截断,就永远长不大。

以上当然都不愿意。

所以,寻找“内部能量”、探索内部产生的稳定币、从自己体内挖掘创造流动性的机制——这种欲望一定天然存在。“内部创造”,也就是crypto生态内部原生出的稳定币,又分为两种类型:超额质押和不足额质押。“超额抵押”有个先天不足的弱点:流动性创造速度太慢,此法实际降低了整个系统内的流动性——100万美元抵押拿出来70万美元,这个“缩减流动性”效果,一直是让crypto圈子头大的事情。

这种先天不足导致了花式“创新”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非足额质押”稳定币。大家一直在“发明”,一直在“作妖”,试图找到提到使用效率的方法——直到Terra/Luna被“作死”,并带崩了整个币圈。

康奈尔团队提出环保的比特币开采方案,结合碳捕获和可再生能源能获得环境经济更高效益:金色财经报道,近期,康奈尔大学团队对美国 50 个州的比特币技术,以及投资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人员考察分析了比特币在美国各州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关论文以《通过碳捕获和可再生能源开采比特币以实现美国各州的碳中和》为题,以封底形式发表在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上。研究结果表明,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比例高,并且电价较低的州更适合环保高效的采矿。

该团队研究结果表明,最赚钱的州是华盛顿州,其次是佛蒙特州和纽约州。而佛蒙特州、缅因州、华盛顿州、爱达荷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从经济角度来看,美国各州中夏威夷、罗德岛、阿拉斯加州、康涅狄格州、西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是排位最靠后的几个州。在所有情况下,特拉华州、西弗吉尼亚州、罗德岛州和肯塔基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2022/9/26 22:31:00]

到这里为止,似乎是个“strangeloop”——内生稳定币确实能给系统带来流动性,但是最安全的“超额质押”却让流动性越来越小,而不足额质押又容易“作妖”,把所有人一起带入死亡螺旋。那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性?有没有比“超额质押”法效率再高点,但又不会过度“作妖”的方案呢?

Aave的稳定币似乎是在这“第三条路”方向上的一次最新努力。

2.基于纯信用创造GHO:"促进者"会像Terra/Luna一样“作妖”吗?

徐晓兰:通过区块链等可做到物资高效管控及精准配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通过标识解析、区块链等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在物资生产储存时打上唯一标识,即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了解每件物资的位置、数量、种类等信息,从而做到高效管控,精准配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3/26]

Aave采取“百花齐放”式稳定币发行方案设计:“Aave超额抵押”、“deltaneutral”、“信用评分”、“纯算法”、“RWA”、“treasurybacked”——几乎集合了市面上见到过的所有稳定币发行模式,比如Maker、FRAX、Luna等等等等。

其中,有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方案:比如Aave超额抵押。Aave上的储户,本来存BTC或ETH可以借出USDC或USDT,现在可以直接借出GHO,相当于跟Maker做了完全一样的事情——通过超额抵押来创造稳定币。

既然跟Maker一样,当然不存在解决了什么新问题、或者发明了什么新模式。虽然但是,对比MakerDAO,Aave依然有“借贷平台”才具备的优势。

比如技术上,借贷平台使用统一资金池模式,给用户的是“存款凭证”,相当于一个头寸。基于统一资金池和头寸模型创造稳定币,在技术实现上更有优势,且成本更低,同Maker基于金库的方案相比有天然优势,管理模式也轻松很多。

虽然如此,这依然是一个“缩减系统流动性”的“先天不足”模型;而其他方案,如RWA,Treasury-backed,也都只是不同程度引入“外部能量”注入。

声音 | 工行陈满才:区块链适合用于信息的共享和透明、业务流程的优化及资金的高效清算:金色财经报道,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陈满才表示,经过几年的运用,我们感觉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不可纂改、可追溯这些特点,它比较适合用于信息的共享和透明、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资金的高效清算。[2019/11/7]

但是,Aave还有一项“脱颖而出”、和其他稳定币不同的概念:“促进者"——可无抵押生成销毁GHO。这是完全基于“信用”的稳定币发行方案,i.e."印钞”。

那么问题来了:“facilitator”这种基于纯信用创造稳定币的方法,和Terra/Luna的区别在哪儿呢?

不仅看起来很像,感觉上甚至比Luna“作妖”程度还高。Terra/Luna是靠抵押自己的“股票”来创造货币,而Aave如果是一个完全“0抵押”的方案,岂不是和“央行直接创造货币”的逻辑一样?和纯信用借款完全一样,只不过把“零信用借款”变成了“零信用印稳定币”,然后拿印出来的稳定币再去借款而已。

这不仅符合我们在“货币灵魂三问”中“凭空印钱才是王道”的结论,还不用关心发生“死亡螺旋”——连抵押物都没有还“螺旋”个啥?

这么一想,Aave确实是创造出了突破性的、系统内部创造流动性的新模式。

3.“稳定币世界大战”会发生吗?

MakerDAO和头部DeFi协议之间的关系,不精确类比,有些许类似“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MakerDAO印出DAI,Aave/Compound这些“商业银行”以固定的利率从MakerDAO中接触DAI,在自己平台上使用。

声音 | 安永高管:大多数以太坊DApp未被高效使用:据cointelegraph报道,安永(EY)区块链全球创新负责人Paul Brody今日在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办的金融科技论坛上表示,为了使区块链技术取得成功,全球加密颠覆者应该“回到第一原则”来理解如何应用这种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在数字环境中“追逐钱”。因此,Brody指出,资本市场的目的是从投资者那里获取资金并将其投入生产用途。他暗示加密空间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并声称以太坊区块链中的大部分DApp“可能没有被最有效地使用”。[2019/6/1]

现在,Aave这家“商业银行”想自己创造货币,相当于中国银行对人行说:我要自己印钱了,和你竞争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

脑洞一下:Aave在其所有贷款市场推出GHO,借款人现在可以借MakerDAO发行的DAI,或者Aave发行的GHO。如果是我,在平等条件下,会不会用GHO呢?感觉不太会。除非给我足够大的激励,比如小费和折扣。假设Aave给的足够大方,大家都去用GHO,那么市场上DAI的流通量会开始减少。

问题来了:MakerDAO毕竟不是央行,它难道不会反制吗?如此一来,稳定币领域的世界大战岂不是要开打?就算如果不用这种恶性竞争烧钱创造需求,而靠吸引更多的用户来mint自己的稳定币,Aave有真正的优势吗?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设想一种“自由银行货币竞争”——每个银行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资产,发行“受信任货币”。只要增加市场竞争,一定会有更靠谱的货币出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本来就存在,而稳定币之间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是靠比拼谁的放款利率更低、或者谁发行货币更有节制——这样的竞争也是良性竞争。如果MakerDao存在缺陷的地方,Aave可能做得更好,whynot?

而且MakerDao的逻辑本来就很奇怪。还记得著名暗网交易平台丝绸之路吗?现在还蹲在联邦调查局监狱里的创始人乌布里希特,2020年曾在监狱里写过一篇文章,抨击MakerDAO的种种重大缺陷,并抛出观点——应该有新一代稳定币平台来竞争。

MakerDAO中的抵押物是有流动性的,我们把它交给MakerDAO,创造出稳定币DAI,为MaketDAO的生态做出了贡献。但Maker却把我们的贡献一笔抹杀,不仅用超额抵押降低了生态内的流动性,还收利息,这非常不合理。

而Aave这样的借贷平台,我们存在其中的抵押物仍能获取利息。如果真的和MakerDAO正面开战,存款可以挖矿、更低的借款成本、更高的存款利率——对用户来说岂不是良性竞争?

就算真的发生“恶性竞争”,存款利率不断升高,还会“币值维稳”这道约束——如果自己的稳定币因为恶性竞争而严重超发,一定有“脱钩”被套利的风险,结果名声尽毁,得不偿失。

4.“风险分摊”的第一性原理:到底谁是冤大头?

乍一看,Aave“百花齐放”式发行方案设计,几乎集合了市面上见到过的所有稳定币发行模式,这会让金融背景的人感到极度舒适,因为它似乎完美使用了“金融101”资产组合管理必修课——“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diversification大法,从而达到了“比超额质押效率高,又不会作妖”的第三种正确方案的可能性。

嗯,魔鬼依然在细节。对Aave自己来说,的确“分散”了。但是别忘了“风险分摊的第一性原理”——“分摊”能够实现,一定是“高风险”被摊给了“低风险”。

假设小跑今天无抵押发了一个GHO——用自己的信用,凭空创造出一个稳定币。然后用“1:1汇率”借出Will老师存在Aave中的一个USDC——在这一刻,USDC已经到手,又没有抵押在别人手里,意味着小跑已经解套,可以自由跑路了。

于是,小跑创造出来的风险就成功100%“分摊”给了存入USDC的人。

假如小跑没有跑路,但是第二天GHO价格跌到了0.9美元,Will老师当初的1美元USDC权益,便只剩下了0.9美元。

当然,如果Aave池子足够大,池中有很多其他人存入的USDC,最后分摊一下,也许Will老师能拿到0.96美元,但无论如何,Will老师依然是无缘无故被“分摊”了小跑制造的风险。

更惨的是,如果Will老师是超额质押,存了自己的BTC进去,当BTC价格大幅下跌,小跑只需要等待Will老师被清算时,拿自己零成本信用发出来的GHO进去清算,就获得了Will老师辛辛苦苦赚到的BTC抵押品。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定义:不负任何责任、零成本获取抵押品。

在Aave的信用GHO出现之前,现有借贷平台的清算程序是:当Will老师的BTC价格跌,小跑放入少量USDC,低价拿出Will老师的质押品BTC——在此过程中USDC又回到了资金池。而Aave的GHO会被销毁,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于是大结局会变成:Will老师净损失,小跑净收益,平台Aave说一声“对不起”。全剧终了。别忘了Aave的责任是维持GHO永远等于1美元不脱钩,可没有义务去保证BTC不下跌。

下次在看到“分摊风险”这四个字,别忘了它的翻译版本:低风险一方受损,高风险一方获益——这和现实世界中的次贷危机CDOtranches如出一辙。

5.结论?

到此,我们似乎已经有了结论:一个有存款的借贷平台,想要创造稳定币,是既简单又自然的逻辑。当一个借贷平台有资金存进时,它天然就具备了发行稳定币的能力。

Aave的稳定币符合了几个重要条件:

第一:有刚需,crypto生态需要“内部能量”,提升体内流动性。

第二:借贷平台发行稳定币,比MakerDAO纯抵押生成稳定币的平台有优势。

第三:平台足够大,市场容易接受。

但依然不会保证它一定会成功,也不能保证会有足够的“信任”和“需求”——凭什么?头部协议就可以印钱吗?MakerDAO是先行者,市场对DAI已经有了真实需求,并被市场公认为“钱”。当然,Aave推出的“portal”设定,就像一个“需求侧之锚”,直接提供出稳定币需求侧场景;最不济,还可以在“体内”质押自己的稳定币,借出其他资产——这已经是对一个“稳定币”最大的需求了。

然而,一个稳定币要成功,需要巨大的势能。无论如何,稳定币只是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其他经济体和项目使用,并没有任何用处的。而要让市场上接受你的稳定币,需要治理通胀通缩的成本、流动性激励成本、与其他货币竞争成本、维护成本等等等等——?

凭空印钱是王道,但也非常昂贵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0:15ms0-1:11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