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inTinLand
来源:DeFi之道
2022年,NFT开始变得更加无处不在,成为资本的宠儿、链上世界的新星。Uniswap一双袜子就卖了16万美元,推特创始人五个单词拍出250万美元,加密艺术家Beeple数字作品“First5000Days”以6900万美元价格成交……NFT市场正爆发出十足的增长潜力。
同年第二季度的NFT关键细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元宇宙和应用NFT在总销售额、销售数量、总利润、活跃钱包、流通资产量上出现了大幅增长。NFT市场有望在2021-2030年间以10.7%的复合年增长率实现新增长,到2030年NFT市场价值预计将达1250.7亿美元。细分市场的增长彰显对数字艺术外的NFT技术应用需求增长,这一趋势也将助力动态NFT的发展应用。
福布斯曾经将NFT定义为一种数字资产,代表了艺术、音乐、游戏等现实世界中的对象,通过加密数字资产进行买卖,这些NFT也通常使用与加密数字资产相同的底层软件进行编码。在过去20年里,NFT也经历了大流行,不断迭代载体形式,成为Web3交易的主流。
观点:柴犬相关Meme币的上涨不可持续,无需过度解读:金色财经报道,周一,Twitter将网页LOGO图标从蓝鸟更改为DOGE狗狗头像,狗狗币(DOGE)的价格几乎立即飙升,其他几个以柴犬为主题的Meme币也大幅上涨,整个板块平均涨幅为14%。SHIB等大市值代币涨幅达10%,而FLOKI、KISHU和BABYDOGE等小市值代币涨幅达25%。此外,3月份上线的zkSync区块链上的zkDoge和zkShib,涨幅高达100%。
然而,这种上涨不太可能长期持续,一些交易员警告称,这种走势并不预示着更广泛的趋势。
加密货币交易公司Flowdesk首席执行官Guilhem Chaumont表示:“我们不认为这预示着一场长期牛市。恰恰相反,加密市场的上升趋势是有规律的,首先是比特币经历牛市,然后是主要的山寨币,最后是市值较小的代币。[2023/4/6 13:48:07]
网信办:加强对《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宣传解读:金色财经报道,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网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其中指出要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宣传解读。[2021/11/18 6:57:19]
NFT市场流通的各类产品中,炙手可热的BoredApeYachtClub、世界杯打造的FIFA+GenesisDrop、互联网巨头腾讯推出的TME数字藏品……这些NFT爱好者如数家珍的宝藏均为“静态”形式的数字创作。
然而,?2022年在经历过一轮PFP项目之后,大家都在期盼着NFT领域被注入新鲜的血液驱散加密寒冬的阴霾,打造更加“生动、活跃”的新产品,于是动态NFT横空出世,成为新兴热点被寄予厚望。今天,我们就来探寻动态NFT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比较静态NFT与动态NFT来深入了解这一Web3“宠儿”。
声音 | 孙宇晨:陪我APP配合监管机构进行内容整改 不必过度解读:孙宇晨刚刚发微博表示,“陪我APP第一时间配合监管机构进行净网行动,对平台部分由用户自发产生的负能量内容进行整改,一切正常运营,新的实体成立,老的实体解散而已,不影响正常业务进行,完全是基于商业考虑。我们旗下公司繁多,基于商业考虑进行公司新设与注销是正常经营行为,不必过度解读。”[2019/7/24]
从静态NFT到动态NFT
当我们一开始听到静态NFT时都会陷入困惑,什么是静态NFT?
事实上,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NFT都是“静态NFT”。静态NFT是一旦铸造即不能被更改、修改的非同质化Token,一经生成便不可在链上实现更改,因为在编写代码时,其元数据被框定且永久不可变更,这一特性也非常适合视频、图像、GIF、3D模型等数字艺术作品。
目前,静态NFT大多应用于艺术项目、区块链游戏、音乐摄影、体育竞技等赛道。静态NFT的优势主要在于支持原创艺术设计;给用户提供准确、稳定的所有权;提高创作者未来的收入潜力;作品不可更改且更容易被验证;对存储、带宽要求较低,并适应于较为复杂的运行环境。
分析 | TokenGazer币安中签解读:大陆用户仍为主力 机构持有较多BNB:TokenGazer分析显示:币安此次签数16666个,因为放开国内用户准入,中签率从上次MATIC的58.38%下降到30.82%;按照这次的中签率,锁定20天的BNB数量是540多万个,约3-4%的比例,再次说明大部分bnb在机构手里;另,此次中签率下降了一半,持有100个BNB以上地址大概率为活跃交易用户,可能说明用户仍旧占到币安活跃交易用户的半壁江山。[2019/5/28]
但与此同时,静态NFT也存在着不足:
拥有固定元数据,限制产品的潜在用例,包括现实世界资产使用。
难以提供超越真实性和唯一性证明的价值,价值主张是有限的。
据OpenSea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超过80%的NFT作品都涉嫌虚假抄袭。
这些在静态NFT产品和市场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成为动态NFT的解决目标。
比较分析:动态NFT的优越性
声音 | 虫洞姜家志:行业对51%攻击过度解读:据核财经报道,在MiiX区块链私享会上,虫洞项目负责人姜家志认为,行业对51%攻击过度解读了,就算是真正有51%攻击,不会对主链发生太大影响。51%攻击能做到是:利用算力优势,撤销已发生的交易;掌握51%以上的算力优势;双重支付、阻止区块确认、阻止有效区块,以及有可能导致熊市和交易所损失。但51%攻击不能做到:修改交易、阻止交易发送、改变数量、生产币、挪用别人的币。[2018/12/2]
承继静态NFT的发展,动态NFT基于不可修改的呆板、价值主张的匮乏、虚假抄袭的风波等固有缺陷做出调整,在修改更新、灵活调度、响应交互等方面表现卓越。我们可以通过下图的比较分析,一窥两者的差异和优劣,再来深入认知何谓动态NFT?
数据来源:Zeeve.io
动态NFT机制与用例
动态NFT,有一个公式可表示为?dNFT=NFT+预言机。
整体而言,动态NFT的执行过程如下:
数据通过预言机输入不断更新,打造随时间改变的动态化NFT产品机制
元数据可以改变以适应外部数据和事件
在某些条件下触发的dNFT元数据更改可以贯通链上、链下两个世界
链下数据被添加到区块链上进行,由智能合约分析
预言机为驱动dNFT更新提供链下数据和计算服务
最终使得使自动化、去中心化和参与dNFT流程得以建立
常见动态NFT产品执行流程如下:
个人/程序向智能合约提出NFT数字资产的URI请求
链上智能合约收到处理请求
智能合约对链上数据调用并处理结果
智能合约从预言机调用链外数据并处理结果
dNFT的出现颠覆了静态NFT的技术理念,也给NFT产品创造了更多想象空间。作为游戏道具随着玩家升级打怪不断变化、作为体育游戏通行证参与竞技赛事活动……关于动态NFT的现实用例触手可及。
实现艺术共创
dNFT能够实现外部数据从监测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源中获得。在有关铸币、天文学、时间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中,作品素材经由网络传输实现共创、汇集,然后再由艺术家自主选择创作。这些共创的艺术动态作品,溯源或来自创作者本身,也可以来自中介方/平台等,如ArtistMariInksArts&OrganicGrowth:CrystalReefProfect。这是一个生成性艺术项目,由10301颗水晶组成。慢慢地,这个水晶项目成为了共有艺术品,汇聚成实体雕塑。
改变游戏体验
dNFT允许基于进展的修改和设计独特的游戏,让区块链游戏与其他常见手游、电子竞技拥有同样出众的体验感。元数据可根据天气、时间、地区等外部数据灵活设定,包括适应实时体育和电子竞技比赛的成绩。激发比赛助攻技能、球迷庆祝竞技成就、记录赠品解锁福利等本属于线下体验的环节被“复刻”到dNFT中,让线上电竞、体育项目焕发全新活力。
品牌动态营销
过往品牌NFT项目都是从0到1建立一个全新的NFT系列作品,大多由品牌单打独斗,非常费时费力。而现在如MetaverseZepeto等“金主爸爸”可以从头至尾获得来自GUCCI等大牌的资源扶持,拓宽商业链路、提升产品价值。这与dNFT的预言机效用密不可分,汇聚链上链下数据资源,为品牌方设计利益最大化的动态营销方案。
流量精准对标
将dNFT技术理念应用到浏览器,以浏览量计数或计时器来衡量用户对内容的参与度,从而生成网站的流量证明。还可以嵌入谷歌分析允许以开源方式跟踪内容参与度和受欢迎程度,进行查询订阅获利。这些手段都成为浏览器应用的“监视器”,帮助企业平台、项目方精准对标用户池,实现精准获客、定向传播,以期成为动态NFT的“杀手级”应用。
除了上述主要用例之外,在活动票务、教育教培、展览展讯等方面都有动态NFT活跃的身影。像SolSoldiers、VenVuu、LiquidEarth、UnstoppableDomains等或融合广告+房地产、广告+个人身份、艺术+广告等形式让NFT真正“活了起来”!
展望动态NFT的未来
动态NFT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仍有潜在风险需要开发者、项目方审慎思考和积极拓新。
对于贯通链上、链下的跨链兼容高性能要求,NFT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却未被纳入征税体系面临的安全风险,预言机运营不能去中心化导致更多腐败、黑客攻击问题,而Chainlink或Bond等平台的辅助功能尚未完备。这些正在面临的挑战,演变为动态NFT发展的绊脚石,也阻碍了NFT市场的迭新,势必需要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
未来,动态NFT还应给出更多自由选择的路径。对不同类型的NFT给予动态或静态的方向参考,完善定期修改和更新功能,最大限度交还用户的主动权,提供更多便利生活场景和产出实际效益的创新应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