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财经 区块链7月27日讯 自特斯拉和SpaceX这些科技巨头开始进入数字货币市场之后,线上零售巨头亚马逊公司也不甘示弱,展露出了对这一新兴领域的野心。就在上周,亚马逊公司发出了一则招聘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产品负责人的信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据悉,亚马逊公司这次招募的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产品负责人需要“利用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开发功能案例,同时还要与包括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亚马逊公司旗下云计算部门,主要为其他公司构建软件和技术产品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在内的亚马逊团队密切合作,制定路线图,包括客户体验、技术战略和能力以及发布战略。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很快“刺激”比特币飙升到了40,000 美元,亚马逊公司股价也应声上涨了约1%。
金色晨讯|英财政报告发声加密货币中心 京东利用区块链审核入驻商户资质:1.英国财政报告:英国可以成为有适当监管的加密货币中心
2.SEC总会计师:公司参与数字资产活动前 会计人员需先了解加密货币
3.美国没收Alphabay领导人超800万美元加密货币
4.SEC委员:不应根据比特币弱点拒绝加密产品
5.马耳他数字创新管理局启动区块链注册咨询
6.瑞士将与以色列交换区块链监管经验
7.迪拜安全负责人:需要为加密货币制定更严格的法规
8.Jupiter Chain与德勤合作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换系统
9.宿迁工商局与京东联合发布国内首个电子营业执照区块链应用[2018/9/19]
此外,还有消息透露,亚马逊计划将在年底前接受比特币支付,并在2022年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不过,亚马逊公司发言人很快就否认了该报道,并表示尽管他们对该领域(加密货币)感兴趣,但围绕亚马逊公司的加密货币具体计划所引发的猜测并不真实,他们将仍然专注于探索在亚马逊平台上该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体验。现阶段,亚马逊公司是不允许客户使用任何加密货币付款的,但旗下云服务基础设施AWS却是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产品。
分析 | 金色盘面:BTC/USD短线存反弹需求:金色盘面综合分析:BTC/USD受通道线下轨支撑,短线存反弹需求,但空间大小尚不明朗,建议注意交易风险。[2018/8/23]
不仅如此,该发言人还发表声明中补充指出,公司目前受到加密货币领域创新的启发,正在探索如何将加密货币应用在亚马逊平台上,并相信未来新技术一定能够支持实现快速、实惠且现代的支付服务,且希望尽快让亚马逊客户获得这种服务。
尽管亚马逊公司出面否定了不实报道,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亚马逊已经开始尝试探索数字货币了。为了迎合年轻人对加密货币的兴趣以及精通技术的购物者对加密货币的青睐,不得不说亚马逊公司确实对加密货币是“感兴趣”的,这从几年前的一次活动中就能看出端倪。当时,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 (Andy Jassy) 出席了一场AWS公司的活动,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就曾表示该公司正在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但对该技术持怀疑态度,并表示由于还没看到比使用分布式账本更广泛的区块链实际用例,因此亚马逊不会因为某个技术很酷就部署应用,只有当这个技术可以解决客户问题、并且构建服务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时才会构建它。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区块链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在深圳,移动支付、智能投资顾问、数字货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产业正在协助业界开拓新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区内金融机构及工商业的营运效率。金色财经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在区块链发展上如火如荼,正是得益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处于内地与港澳的融合位置,既能背靠内陆,也能结合“一国两制”下港澳独特的体系,发挥广东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和港澳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共同的优势,在法律创新、制度创新上,为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具优势的资源。[2018/4/17]
我们看到,现阶段加密货币行业的兴起吸引了不少科技公司。首先是备受关注的由亿万富翁伊隆·马斯克 (Elon Musk) 领导的特斯拉公司。就在今年年初,特斯拉宣布接受比特币支付购买汽车时轰动一时,比特币价格也因此暴涨。不过就在五月份,伊隆·马斯克出于对环境问题考虑宣布特斯拉不再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选项后,比特币价格开始跳水。而到了七月初,马斯克又表示特斯拉后续将恢复接受比特币,此外他还在「The B Word」会议上透露旗下另一家SpaceX公司也持有比特币。
其次是支付平台PayPal在去年年底就在其应用程序中添加了对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等加密货币交易的支持,据透露,如今使用加密货币交易功能的用户登录频率是之前的两倍。而其旗下的移动支付软件Venmo也在今年四月开始支持加密货币交易,允许特定客户购买、出售和持有数字货币。
现在看来,虽然亚马逊公司发言人声称围绕亚马逊公司的加密货币具体计划所引发的猜测并不真实,但他们入局数字货币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雅虎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