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驱动资产证券化的新时代

自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利用现代科技,以数字化工具武装自身成为不少行业及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生存之道”。随着新型技术在数字资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以其在证券登记、交易、清算等环节的天然优势,在金融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区块链技术向资产证券化领域的渗透,既是技术驱动下的创新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底层资产管理、监管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资产证券化业务特征及问题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资产证券化就是融资人将自己拥有的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者权益作为支持,构建资产池,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将低流动性资产变为高流动性资产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一些独特设计,如风险隔离和信用增强等,尽可能地将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局限在原资产的现金流本身,并且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提高评级。

自2005年国内开启资产证券化业务至今,资产证券化业务配套制度渐次落地,发行端、投资端、交易结构和主体资质等业务环节臻于规范和成熟。2014年底,信贷ABS注册制和企业ABS备案制启动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产品发行规模快速增长。进入2018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延续了前四年快速扩容、稳健运行的良好发展态势,监管政策日渐完善,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稳步增长,大类基础资产类别的形成日渐丰富与规范,二级市场交易日渐活跃。

谷歌云与CryptoWire合作开发区块链和加密生态系统:1月6日消息,63 Moons Technologies的子公司TickerPlant已与Google Cloud达成合作,共同开发CryptoWire生态系统。CryptoWire将探索Google Cloud的高级解决方案,包括智能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以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BusinessLine)[2022/1/6 8:29:27]

随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专业的资产证券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资产证券化独特的融资逻辑导致其交易结构和业务实施复杂度较高,使得目前传统的业务操作流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的发行和存续期管理效率不高

资产证券化业务参与主体众多,不同的参与主体根据各自职能,完成组建资产池、设立SPV(特殊目的的载体或机构)、真实出售资产、信用增级和评级等一系列繁长的业务环节。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创新,交易结构复杂化和结构化手段的不断叠加,信用中介链条和利益链条也随之拉长,加上资产证券化产品都具有基础数据规模庞大的特征,导致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和发行、证券存续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效率不高。

声音 | 港交所总裁:港交所计划在北向交易结算系统中引入区块链技术:金色财经报道,港交所总裁李小加透露,计划在北向交易结算系统中引入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在测试阶段。[2020/2/4]

(2)交易结构复杂,基础资产不透明

资产证券化特殊的业务逻辑,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基本交易结构较为复杂,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不易被穿透至实际的底层资产,造成基础资产的不透明。

另外,基础资产的产生来源于多笔资产打包重组形成的资产池,资产池里面的资产并不同质,而是良莠不齐、质量不一。基础资产的不透明和难以准确评估导致投资人难以看透底层资产的质量和风险水平,这种信息不对称将导致投资者因为对产品的不了解而不敢投资,进而影响产品的发行和二级市场转让流通,最终造成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3)监管的透明度问题

资产证券化底层资产的复杂和不透明以及业务链条长的特征也同样带来了监管难点。当底层资产状况出现信用风险时,监管无法实时穿透层层包裹的产品结构和业务链条,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掌控最底层的风险源头,导致风险失去管控并不断积累。另外,不完善的信息数据披露机制和缺乏信息共享系统也是监管层面临的问题之一。

声音 | BB:区块链开发执行团队质量正在急剧提升:据 IMEOS 报道,BB 稍早前发推表示,在过去 3 天时间内他见了几家在 EOS 上开发构建颠覆性产品的公司,执行团队的质量正在急剧提升,区块链创新的未来从未变得如此光明。[2019/2/27]

随着近年资产证券化需求的与日俱增,传统模式的资产证券化暴露出诸多风险与不足,如征信体系不完整,整个发行存续周期较长,缺乏精细化风险管理,整体结构较为复杂,资产评估非标准化等。整体的现金流管理、底层资产的透明度与交易效率等问题也都亟待提高。

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业务

的应用路径

区块链技术是一个集成多方面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与数字签名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技术。基于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与传统记账系统相比,区块链呈现出了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系统、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的特征。

声音 | 网信中国: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多个领域均得到稳步推进:据网信中国消息,我国在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落地方面,数字货币、银行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均得到稳步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和支付交易领域被应用到电子票据、供应链金融、反和客户识别等具体业务中,以改善金融和银行业的监管效率、提高监管有效性;在供应链管理领域被用于搭建新型供应链体系,并供消费者查询验证,以保护采购方的合法权益;在社会治理与信用领域被用于新型社会信用体系和扶贫项目,以推动社会信用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生活水平。[2018/9/11]

资产证券化从资产的转售交割、现金流打包—分割—重组—分配到证券登记结算流通,都依赖于中介机构的信用,后期的现金流管理以及相应信用机制的触发也让产品后期管理需要非常多的人工投入。依赖人工处理的交易信息经过多道中介的传递,使得信息出错率高,且效率低下。

在一个中介权威机构中,通过中心化的数据传输系统收集并保存各种信息,然后集中向社会公布的传输模式同样使数据传输效率低下。而区块链通过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点对点传输,打破了中心化和中介化的数据传输模式,无疑可以深入应用到资产证券化的不同环节。

华盛顿区块链孵化器启动仪式成功举行:今日,华盛顿区块链孵化器预启动仪式及数字资产投资论坛在华盛顿里根大楼成功举行,并将在今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面向全球招募区块链项目。[2018/2/21]

应用区块链技术,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可以被重新设计和定义,能有效解决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环节多、流程复杂、底层资产透明度差等问题。实践中也有不少资产证券化业务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实例,如2017年5月佰仟-百度-华能信托发行的汽车融资租赁ABS;2018年6月京东金融-华泰资管19号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BS具有以下优势:

(1)基础资产真实性得到提高

从底层资产形成角度看,ABS原始权益人可以将分布式账本作为数据承载平台,按照数据披露以及信息披露要求连接权益人及相关服务主体,将底层交易信息及资产信息储存至区块链平台,通过多方验证进行公信后,记录在分布式账本上。

由于储存于分布式账本上的原始信息一经记录难以篡改,且由各方共同认可维护,为后续产品发行提供了可靠性较高的存证信息。另外,基于底层资产的评级也将根据分布式账本记录的原始信息进行,从而使得整个现金流将被直接写入区块链,参与方均能同步保留经各方认证的底层资产数据,从而解决底层资产的真实性问题。

(2)信息流转和处理效率得到提升

在产品结构机制设计方面,智能合约可通过条款设置,将ABS各流程节点如信用增级、金融资产结算清算、物理资产确权等纳入其中,经智能合约各方达成共识后入链,一旦满足条件,自动执行。由于链中成员所共享账本的数据特性使得机构间的操作更为透明化,由此信任得以增强。整体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3)管理及监管的智能化

在资产证券化产品存续期间,利用智能合约实现ABS关键业务流程如基础资产现金流回收、分配等操作的自动执行,将降低人工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使得ABS全业务流程得以有效管理,减少各环节造假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中风险。

监管机构也可作为节点加入,获得账本完整数据,缩减中间环节,提高智能化监管能力,确保监管者、投资者可通过联盟链实现实时穿透监控、检测基础资产现金流回收情况,确保现金流清偿条款按约执行,使存续期管理变得更加透明。

此外,评级机构和监管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对资产支持证券和业务参与方进行更快、更有效的监控。由于数据对所有参与方可以开放不同登记的权限,因此评级机构可以通过预先设置,实时观察到资产池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在区块链的平台上镶嵌上自己的监控软件,当现金流偏离预期时,自动触发并通知评级审查机构启动相关措施,提升评级报告的时效性。

结束语

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的应用,从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流程切入,解决了资产证券化服务商模式的数据痛点,从而使资金方能穿透地了解底部资产,中介机构也能够实时掌握资产违约风险。对于监管方而言,能更有效把控金融杠杆、提前防范系统性风险。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尝试将为整个金融交易市场提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证资产数据真实透明的宝贵经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地球链

火必DEX:去中心化社区成长的烦恼

去中心化的组织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将工作分配给社区成员,而不是完全由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来驱动。虽然代币Token在财务上对参与者的贡献给予了相应的报酬作为激励,鼓励社区成员一起创造价值,但对于草根.

屎币ROLL:主流Layer 2扩容方案盘点

公链的扩容问题已经困扰区块链行业多年,尤其在 DeFi、NFT 等加密衍生市场的扩张之下,生态最为完备的以太坊拥堵愈发严重,高费低效的网络逐渐成为拖累行业发展的最大桎梏.

[0:0ms0-0:91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