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tanTutar
编译|白泽研究院
Web3.0是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迭代。在区块链上运行的协议、应用程序和社区统称为Web3.0。最先推向市场的应用是去中心化交易所、预测市场、稳定币和区块链游戏。
区块链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平台,可以运行任何程序,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平台。它不仅仅可以存储,它还是一台全球计算机,许多孤立的部件可以在其中实时、安全地相互通信。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它使同行之间的协作和价值分配的新模式成为可能,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并将实现我们现今无法预测的新创新。
简单来说
Web1:
70年代和80年代的开源互联网协议,包括TCP、IP、SMTP和HTTP。本着开放和包容的精神设计。任何人都可以在未经任何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它们之上构建。Web2:
Maverick推出生态系统激励计划,并将空投季前赛奖励给早期用户:6月26日消息,DeFi基础设施Maverick Protocol宣布推出Maverick生态系统激励计划,将利用流动性挖矿和空投分配中的MAV代币。该计划的第一季是利用Maverick的ve模型引导流动性,即用户可以质押MAV来获得veMAV,veMAV可用于投票并指导社区和生态系统激励。
此外,Maverick已于世界标准时间6月22日20:00对生态系统季前赛的钱包地址拍摄快照,用户将能够在Maverick官方网站上验证其资格并领取Maverick生态系统季前赛的奖励。符合条件的地址为:1.按TVL和期限的流动性提供者、2.在MaverickWarrior计划中获得贡献者或更高职位、3.参与快照治理投票、4.使用MaverickUI完成一定交易量、5.持有MaverickMAVANFT。[2023/6/26 21:59:51]
开源应用很难货币化。Web2的商业模式依赖于在互联网的开放协议之上构建专有的、封闭的协议。其中几家公司现在是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虽然我们免费使用它们,但我们必须信任代码不透明的模型。Web3:
加拿大就数据安全问题开始调查OpenAI公司:4月5日消息,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OPC)4 日宣布开始调查 ChatGPT 背后的公司 OpenAI,涉及“指控 OpenAI 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的投诉。意大利数据保护局(GaranteperlaProtezionedeiDatiPersonali)上月底暂时禁用 ChatGPT,并对该工具涉嫌违反隐私规则展开调查。该机构认为,3 月 20 日 ChatGPT 平台出现了用户对话数据和付款服务支付信息丢失情况。此外平台没有就收集处理用户信息予以告知,缺乏大量收集和存储个人信息的法律依据。[2023/4/5 13:46:09]
像Web1一样,开源协议,但通过密码经济学而归集体所有。独立于传统组织,按代码规则执行。重视开源软件、数据的用户所有权和无权限访问。创造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协作感。2021年是Web3.0进入主流视线的一年,从不起眼的小众Discord社区,高价购买NFT,到Facebook品牌更名到Meta,你的亲朋好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会为猴子的数字图像支付30万美元。
加密金融公司Delio与数字资产银行Anchorage Digital达成合作:1月12日消息,韩国加密金融公司Delio与美国数字资产银行Anchorage Digital签订服务合同。
Delio CSO Kim Nam-seok表示,通过此次合作,Delio计划为全球客户(尤其是美国客户)推出定制服务;此外还在与美国的Signature Bank进行讨论。(Block Media)[2023/1/12 11:08:54]
这个领域令用户感到兴奋,并且对于拥有Web3.0相关技能的工程师的需求也是如此之大。事实上,在伦敦,一位熟悉Solidity、Rust等编程语言的入门级区块链开发人员的薪水几乎比软件工程师的平均薪水高出22%?,无论资历如何。
许多风险投资基金正在推出Web3.0的专属基金。兴奋之余,我无法抗拒分析探索Web3.0领域中的独角兽企业的冲动。
Layer 1 公链 Sei Network 将发布 Sei NFT:金色财经报道,Layer1公链SeiNetwork发推表示,11月8日开始,使用Cosmos钱包在Seinami测试网上进行10次以上交易的用户将有资格铸造“Dawn”SeiNFT。[2022/11/17 13:16:08]
在这篇文章中,我的目的是对2021年底?Web3.0独角兽企业的现状进行基本分析。
我将Web3.0定义为由去中心化的应用及所有工具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找到Web3.0公司,我使用Crunchbase数据库通过利用(1)行业标签为区块链、加密货币和比特币,(2)中心标签为独角兽、新兴独角兽来获取信息。
其次我进行了类似的搜索以找到其余的公司,只是我删除了行业标签以使其与行业无关。同样,我需要找到Web3.0领域中的公司数量,所以我删除了中心标签,但保留了行业标签。为了找到垂直行业,我使用了TheBlockResearch提供的全景图,其中包括对Web3.0的分析。这些垂直行业是(1)交易/经纪、(2)基础设施、(3)加密金融服务、(4)数据和分析、(5)NFT/游戏。
当前Arbitrum桥接存储总价值突破30亿美元,参与桥接交易用户超40万:10月26日消息,据Dune Analytics数据显示,以太坊Layer2扩容解决方案Arbitrum跨链桥接存储总价值已达到1,920,035枚ETH,按照当前ETH价格计算超过30亿美元。此外,参与Arbitrum桥接交易的用户量已超40万,截止目前为405,085个。[2022/10/27 11:46:17]
截至2021年12月24日,我发现了60家Web3.0原生独角兽企业,而所有Web3.0公司的总数为8785家。
本文我的分析着眼于:
(1)独角兽企业在Web3.0公司中所占的百分比;
(2)按对?Web3.0独角兽企业的投资数量计算,哪些是该领域的顶级投资者;
(3)将这些企业按地域划分;
(4)?Web3.0?垂直领域的构成;
(5)对?Web3.0?独角兽企业总收入的初步估算。
近150家Web3.0公司中就有1家成为独角兽
在所有8,785家Web3.0公司中,有60家成为了独角兽企业。根据历史数据,作为创办Web3.0公司的企业家,您有0.7%的机会成为独角兽企业创始人。从VC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投资了140家Web3.0公司,您成为独角兽企业投资人的可能性很大。看看这个百分比在未来几年如何变化会很有趣。
Coinbase对Web3.0独角兽企业的投资数量最多
当我们查看投资Web3.0独角兽企业的投资者时、DigitalCurrencyGroup、AndreessenHorowitz、RibbitCapital和PanteraCapital。榜单中还有可能看到去年风投行业的其他颠覆者,比如老虎环球基金、软银愿景基金。没有看到Maven11Capital和MultiCoinCapital等Web3.0原生基金令人惊讶,我预计其中一些基金将在2022年加入该名单。
美国成为Web3.0的中心
随着今年中国对比特币的严厉打击,Web3.0的关注焦点已经转向了美国。事实上,美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加密资产挖矿的第一大目的地。随着A16z的民意调查发现,选民会更喜欢支持Web3.0的候选人,预计未来?Web3.0将在华盛顿特区展开激烈辩论。
Web3.0独角兽企业的盛行,再加上比特币挖矿活动的增加,也许是Web3.0在华盛顿特区如此热门的原因。在6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53%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其次是中国,拥有5%的Web3.0独角兽企业。其他上榜国家包括巴西、加拿大、香港、印度、瑞士和英国,各有2家公司。
随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成为Web3.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开放、去中心化、透明和免许可的核心理念,我看到了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在这种新协议上的潜力,这在未来可能会增加Web3.0独角兽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多样性。
交易/经纪公司在这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NFT/链游正在崛起
有32%的Web3.0独角兽企业属于交易/经纪行业。这主要得益于交易所在加密交易市场的流行。
紧随其后的是垂直加密金融服务,占Web3.0独角兽企业的28%。这些公司平均筹集了5.8亿美元的总资金,比Web3.0独角兽企业的整体平均水平高出1.8亿美元。
整个2021年,加密社区都在讨论的年度关键词是NFT/区块链游戏。NFT/区块链游戏的公司占据了Web3.0独角兽企业的13%,筹集了平均4亿美元的资金,但它们要比一般的Web3.0独角兽企业年轻25个月。随着全球加密社区成员都在积极寻找新的NFT市场,我预测该垂直领域的公司份额将在2022年大幅增加。
Web3.0筹集了273亿美元的总资金,下一步是什么?
毫无疑问,拥有273亿美元总资金的Web3.0是一个需要保留的话题,并且只是互联网未来基础设施和投资趋势上升的开始。Web3.0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用户可以在其中从一个服务到另一个服务无缝传输他们的数据,而没有企业的“围墙花园”阻止他们。
区块链及其相关应用程序,如DeFi、NFT、GameFi等,正在构建这一趋势的支柱。通过Crunchbase的数据,所有60家独角兽企业的年收入最高和最低分别为156亿美元和42亿美元。Web3.0独角兽企业的价值不能像传统业务一样仅以收入来衡量。以一个因素为例,那就是Web3.0公司类似乐高积木的可组合性,这种可组合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价值。
尽管现在谈及一两年后投资趋势的情况还为时过早——但就2021年的投资加速趋势而言,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正在强势涌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